海關總署公布數據,5月出口同比增長1%,此前市場預期均值為6.8%。
此前,因外管局限制企業借虛假貿易進行外匯套利,導致虛假出口受到抑制。同時,去年5月基數較高也是主要因素之一。隨著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擠壓企業盈利空間,用工成本上升以及稅負壓力過大,都讓中國外貿企業苦不堪言。
在今年初全球央行的量化寬松及降息潮中,人民幣升值預期吸引套利資金通過貿易渠道流入,導致今年前四個月進出口屢屢超出預期。自二季度以來,跨境資金流入與出口虛高的問題引起監管層重視,逐步出手應對這一問題。
外管局5月初出臺的20號文明確規定,對資金流與貨物流嚴重不匹配或流入量較大的企業發送風險提示函,要求在10個工作日內說明情況;同時要求對未提供證明材料作出合理解釋的企業采取B類企業嚴格監管。
同時,去年5月出口數據創下歷史新高,技術原因也導致本月出口數據同比漲幅較低。2012年5月我國出口規模達到181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增速從4月份的4.9%升至15.3%。
不過從最近美國經濟復蘇來看,中國出口的外部環境確實在改善。此前公布的5月官方制造業PMI數據顯示,5月新訂單指數從4月的49升至51.8,新出口訂單也從47回升至48.5。受益于訂單好轉,PMI分項中生產指數從4月的50.5回升至52.6。
而以中小企業為主要調查對象的匯豐PMI數據顯示,當月出口訂單從4月的48.4上升至48.9,略有好轉,但仍處于萎縮區域。顯示出中小加工企業的經營狀況仍然艱難。
但日益增多的國際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升值對外貿形勢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近期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日漸增多,歐盟剛剛公布將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制裁,作為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趙丹陽6月5日表示,中國政府已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貿易戰有一觸即發之勢。
早在今年2月27日,歐盟執委會就提議對來自中國的瓷盤和其他餐具以及廚具施加長期進口關稅;5月15日,歐盟在沒有歐洲企業或行業組織提交申訴的情況下,首次主動立案對產自中國的無線通信網絡與關鍵設備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華為中興成為重災區……據悉,歐盟執委會正在調查32件涉及傾銷及關稅補貼的案件,其中有21件與中國有關。
人民幣升值擠壓企業盈利空間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勢頭十分明顯。相比日元兌美元大幅貶值和其他多數亞洲貨幣紛紛走軟,過去兩個月里人民幣匯率卻持續穩定地一升再升。人民幣不斷升值將對出口企業的盈利空間進一步擠壓。
人民幣中間價最近的一波快速升值,始自今年3月末4月初。至今已連續沖破6.20、6.19、6.18關口。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近1.7%。與其他主要貨幣的變動幅度相比并不算大,但卻已經超過2012年全年升值幅度,并且與其他亞洲貨幣的走勢形成鮮明對比。
同時,今年4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15.24,較3月上漲0.88%。這是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連續第七個月上揚,創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新高。
成本上升、稅負壓力過大
此外,外貿企業還面臨著成本上升和稅負壓力過大等困難。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6萬元,同比增長近12%。
平均工資水平增長固然可喜,但也給制造業企業帶來沉重的成本壓力。近一年來,不斷有國內外制造業企業傳出搬遷到越南、柬埔寨以及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以其低廉的人工成本成為眾多制造業企業新的代工基地。
此前,騰訊財經通過與一些紡織企業溝通得知,雖然勞動力成本上漲給企業經營增加了壓力,但最為痛苦的還不只這些。
用內憂外患形容紡織業目前的處境毫不為過。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的紡織業受到國內中西部、以及東南亞地區的競爭,采購商一再壓低價格;另一方面,由于生產企業的成本持續上漲,企業拿貨的成本也相應增加。特別是隨著《勞動法》的規范,企業用人成本大幅增加,這些都讓企業的利潤大幅縮水。
出人意料的是,雖然外界普遍擔憂紡織外貿中小企業缺少抵抗匯率風險的能力,人民幣這波快速升值也始料未及,但一位紡織業內人士透露,“實際上目前情況并沒那么糟糕,只是賺的比以前少一些”。
最讓企業難受的是稅費方面的難言之隱。多家企業私下里表示,企業一般不敢做大,一旦大了就要經常被稅務部門上門查稅,而且每次查稅的成本都要由企業承擔。所以很多紡織企業都是一家做到一定規模之后,就再設一家新廠,但這并不利于品牌的推廣和提升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