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總收入、實現利潤和應交稅費同比增幅均有所上升。其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8841億元,同比增長6.5%,較前4個月同比5.3%的增幅有較大提升。
隨著二季度國企經營狀況進一步好轉,下半年又是國企經營周期中的利潤“高峰期”,央企利潤實現全年增長超過10%的目標可能性增大。
三重因素有效控成本
5月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回升,“歸功”于成本的有效控制。數據顯示,1至5月,國有企業累計發生營業總成本171687.4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地方國有企業67257.3億元,同比增長13.9%。與之相關,前5月地方國企累計實現利潤2221.4億元,而前4個月共1528.9億元,5月份單月增長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9%,其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3.8%。5月份以來生產資料成本下降對國有企業改善經營狀況起到重要作用,地方國有企業受資源、環境成本和土地、勞動力價格等因素變動影響更為明顯。
國企進口原材料成本也有所下降。“原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國際價格比較穩定,甚至呈下降趨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分析。另外,人民幣匯率自年初以來升值趨勢明顯,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累計升值幅度近2%,這無形中使得我國企業進口原材料和大型機械設備時更“便宜”了。
國企自身通過規范管理實現降低成本的效果也很明顯。國企營業總成本由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3部分組成,其中,前5月財務費用同比增幅放緩最為明顯。1至5月,國有企業累計財務費用同比增幅為7.5%,而前4月這一數據為11.4%,中央企業1至5月財務費用增幅更是從前4個月的7.8%直降至2.7%。
“這顯示出,國有企業正通過提高內部組織管理和精細化財務管理水平來降低運營成本。”白景明說。
深化改革實現保增長
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加快改善運營狀況迫在眉睫。1至5月,國有企業應交稅費14922.1億元,同比增長5.9%,而同期全國公共財政收入是56214億元,可見國企稅收是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撐,國家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離不開國企的健康發展。
然而,國際大環境不容樂觀,外需持續低迷,國內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產能過剩凸顯,都增加了國企改革的阻力。尤其是在交通行業、有色行業、煤炭行業、化工行業、建材行業等受經濟形勢影響較明顯領域的國企,5月份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
“建議企業努力適應市場環境變化,以技術創新和提升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對于落后產能,在社會政策托底的前提下,必須下決心淘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建言。
對于國企走出階段性困境,白景明表示,除了調結構、提高技術水平,使產品更加滿足市場需求外,還應該加強內部管理,將降本增效的作用放大。地方政府也應該“動起來”,積極謀劃布局產業分布。
張立群說,國企運行情況進一步好轉,政府和企業都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調整結構、深化改革上,為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