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國進出口增速雙降,外貿形勢愈發不樂觀。7月24日,為提振外貿,國務院常務會議制定了促外貿“國六條”。
這六條措施為:制定便利通關辦法,分步在全國口岸實行;整頓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收費,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鼓勵金融機構對企業及項目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民營企業出口提供融資、通關、退稅等服務;積極擴大商品進口,增加進口貼息資金規模;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相關人士說,“國六條”細則尚未出臺,各方都在期待。
在這盤救市政策中,地方政府希望細則中能有關于減輕地方出口退稅壓力的條款。企業則希望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因為于外貿企業而言,決定營收好壞的還是拓市場、拿訂單,如果沒有市場,再多的“松綁組合拳”也救不了外貿。
從宏觀層面來看,此次促外貿“國六條”從某些措施上延續了2012年9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制定的促外貿“國十六條”具體措施。
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俞丹樺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時間趕到江東區,向當地基層官員和中小微企業宣講國務院關于外貿新政的原則意見。“企業聽完‘國六條’后,反響都很積極。”俞丹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出差中的人民電器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葉向宇也看到了促外貿“國六條”,他認為,“通關便利化和暫免出口商品法檢費減輕了外貿企業負擔。”
以年出口創匯7000萬美元的外貿企業為例,商檢費用約占總營收的千分之幾。這筆數目對于大企業來說不算什么,但幾十萬美元對小企業來說,可能就是它們一年的研發費用。
眼下,政策剛頒布,細則還未出臺,政策在地方尚未落地。
俞丹樺說,寧波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7月25日上午已專門開會研究了“國六條”,待細則出臺后好根據國務院精神貫徹落實政策。
作為年出口創匯7000萬美元的大企業,人民電器集團進出口公司目前頭疼的是市場難拓。
為了拓市場,人民電器集團進出口公司每年花費幾百萬美元在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以獲得中國信保“保駕護航”拓市場。
葉向宇希望政府能在企業投保方面給予資金支持,或者國家給予政策支持降低投保保費。
俞丹樺則希望,在目前地方政府稅收增速低于GDP的壓力下,減輕地方政府返還企業出口退稅的壓力,調動地方政府扶植外貿的積極性。
“能否從哪里征、就行哪里退呢?”俞丹樺說。企業所繳關稅,全部由海關上繳國庫。“或者將關稅收入和檢驗檢疫費用給地方政府部分留成,好將這部分資金用于支持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