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用全新的理念和嶄新的思維對產能過剩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既要看到產能過剩帶來的直觀問題,也要看到產能過剩產生的深遠影響,既要從數據上分析產能過剩帶來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也要從本質上分析產能過??赡墚a生的后果和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產能過剩問題進行理解和解決
按照目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狀況,如果一言以蔽之,不加思考,不加分析。那么,可以這樣說,中國沒有一個行業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事實是否如此呢?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否確實已經進入完全的買方市場,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已經不能由生產者說了算,而必須由消費者說了算呢?
當然不是!因為,絕大多數產品,市場的需求狀況還是不錯的。即便是公認的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也沒有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所不同的是,產品價格已經支撐不動產品成本,產品成本已經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特別是鋼鐵行業,已經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現象。雖然虧損沒有外界傳說的那么嚴重,多數企業還處于微虧狀態,只有少數企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虧損。但是,外界還是會把企業虧損的責任完全推到產能過剩身上,是產能過剩讓鋼鐵等行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虧損。
如果對企業虧損和產能過剩進行這樣的理解,簡單地將企業虧損與產能過剩掛起鉤來,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相當不利的。搞不好,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將原本還算合理的產品結構、產能變成新的不合理。
必須注意,產能過剩也是需要區別不同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的。有的是絕對過剩,有的是相對過剩,有的是階段性過剩,有的是由來已久的過剩,有的是局部性過剩,有的則是全局性過剩。有的過剩對經濟的影響是嚴重的,有的過剩對經濟的影響則是比較輕微的。有的過剩可能會影響市場的流動性,有的過剩則不會對市場流動性產生影響。有的過剩,是能夠通過市場來解決的,有的過剩是無法通過市場來解決的,等等。
那么,我們就不能不用全新的理念和嶄新的思維對產能過剩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既要看到產能過剩帶來的直觀問題,也要看到產能過剩產生的深遠影響,既要從數據上分析產能過剩帶來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也要從本質上分析產能過??赡墚a生的后果和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產能過剩問題進行理解和解決。
首先,必須從根本上弄清楚哪些行業是產能絕對過剩、哪些行業是相對過剩。毫無疑問,在中國,絕對過剩的行業是存在的。如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雖然也有分析認為,如果明后兩年市場能夠有所恢復的話,這些行業產能過剩狀況還是能夠得到緩解的,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更何況,這些行業都還處于微虧狀態。顯然,這是過于盲目樂觀的表現。因為,按照目前市場對這些行業所生產產品的需求狀況,已經沒有足夠的消化能力。也就是說,這些行業是真正的絕對過剩,依靠市場是不可能消化得了的,而且未來的增長空間也十分有限。搞不好還會進一步萎縮,所以,是不可能將這些行業帶出困境的。那么,就必須大力壓縮過剩產能,以平穩市場供求關系。
相反,有些行業,則是相對過剩。如光伏、風電以及化工行業的醋酸、甲醇等。因為,光伏、風電等才剛剛起步,怎么可能出現產能過?,F象呢?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盲目投資造成的,且受到了外圍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行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怎么可能出現產能過?,F象呢?
所以,必須分清楚哪些行業是絕對過剩,哪些行業是相對過剩,從而采取不同的辦法和措施。
其二,必須從根本上弄清楚哪些行業是階段性過剩,哪些行業是由來已久的過剩。這個問題,與絕對過剩和相對過剩也基本一致。凡是階段性過剩,一般都是相對過剩。反之,則是絕對過剩。如醋酸、甲醇等基礎原材料,嚴格地講,是階段性過剩,而不是由來已久的過剩。盡管按照目前的產能情況,過剩現象還比較嚴重。但是,隨著經濟復蘇,產能過剩矛盾是能夠得到緩解和消化的。因為,產能過剩的矛盾也是金融危機以后才出現的。
而對于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來說,則是明顯的由來已久式過剩。要知道,從2003年起,國家就開始對這些行業進行宏觀調控了。但是,調控的結果,不僅沒有將產能壓下去,反而越壓越高、越壓越多了。
也正因為如此,對不同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必須依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要用強制手段,有的則需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的方式。
這就引發出第三個方面的問題,那就是對哪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必須有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相結合的辦法處理,哪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可以用市場調節和經濟手段相結合的方法處理。
顯然,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在采取嚴厲的經濟手段的同時,必須輔之以行政手段。因為,這些行業大多是在地方政府的強力推動下發展起來的,與地方利益密切關聯,與官員政績休戚相關。如果單純依靠經濟手段,很難達到目的。在官員十分看重烏紗帽的情況下,行政手段可能比經濟手段還要管用。
而對其他一些行業,則完全可以通過市場調節和經濟手段相結合的辦法,讓沒有競爭力的企業自生自滅,讓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保留下來。同時,對技術含量不高、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則通過金融工具、稅收工具、環保手段等予以限制和打擊。
總之,產能過剩對經濟的影響是明顯的。但是,也決不是所有的產能過剩,都是會對經濟產生威脅的。歸根結底,是要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由來已久、且已經絕對過剩的行業,采取強有力的手段,并克服可能出現的地方政府的重重阻力,將其壓縮到位。至于在產能壓縮過程中,可能對銀行信貸資產產生風險和威脅,也只能讓銀行自己承擔,誰讓銀行盲目向這些行業發放貸款的呢?更何況,按照目前銀行的利潤水平,也完全有能力承擔這些損失,只要在政策上作些調整與完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