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呈愈演愈烈態勢,這也將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和政府宏觀決策的重大挑戰。
在昨日舉行的2013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網易財經發布對百位經濟學家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半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產能過剩。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在會上表示,當前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和需求不足疊加,是加劇經濟下行的重要原因。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正在牽頭調研制定化解產能過剩的總體方案,從調研情況來看,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狀況沒有得到改善,依然嚴重存在。”李毅中透露。調研顯示,鋼鐵行業、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這五個行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79%,仍處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較低水平。2012年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業產能利用率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并且還有大量的在建、擬建項目,產能過剩矛盾呈日益加劇之勢。
李毅中表示,之所以產能過剩成為當前經濟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嚴重產能過剩造成資源利用率低下,加劇了土地、資源、環境的承載壓力,致使寶貴資源被占用、浪費、破壞,環境污染加劇,而且增加了各地進一步調整結構、產業升級的困難;另一方面產能過剩將導致市場供過于求,企業投產以后,產品價格低迷,開工不足,加劇了企業的惡性競爭,企業效益下降甚至虧損,企業沒有還貸能力,呆壞賬增加,進而引發金融風險,國民經濟將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認為,產能過剩一直是近年來中國產業發展的“痼疾”,并將成為今后五年新一屆政府宏觀調控中的最大挑戰。產能過剩的發展使企業的投資預期下降,其解決需要合并關閉一些工廠,這會導致失業,打擊居民的收入和消費預期,由此使經濟增長面臨越來越明顯的下行壓力。
針對如何化解當前的產能嚴重過剩,李毅中指出,把住源頭、遏制新項目是化解的根本。把好土地和信貸閘門,不環評、不審批、不放行,要立即組織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違規項目進行清理,沒有開工的堅決不準開工,正在建設的項目立即停下來。對于存量過剩產能,建議加強能耗、質量、環保等安全指標,并且立法,同時鼓勵兼并重組、技術改造。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通過挖掘內需市場潛力,改善需求結構,有效釋放內需,消化一批過剩產能。
在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看來,中國的產能過剩恰恰是市場經濟改革所帶來的,因此還應當通過政府轉型來化解,政府還應當積極創造需求來解決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