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子上說,產能過剩與政府職能錯位引發重復投資有關。化解產能過剩,根本的是要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凡是市場和企業能決定的都要交給市場和企業。各地要抓住化解產能過剩的這個根本,轉變化解過剩產能的思路,努力劃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
本期“經濟日報 中央電視臺聯席評論”關注話題——抓住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
今年以來,產能過剩問題令很多地方“頭痛”。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也坦言,化解產能過剩形勢嚴峻。在當前市場偏緊情況下,如何準確把握此輪產能過剩形勢,洞悉背后的深層原因,從根子上化解產能過剩這一“惡疾”,為下半年乃至今后經濟健康發展掃清障礙,是亟須解決的緊迫現實課題。
產能過剩是眼下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來自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氧化鋁產能利用率為72.5%,電解鋁產能利用率為78%,鋁行業過剩明顯;水泥總產能31億噸,總產量22.1億噸,產能過剩約9億噸,水泥行業仍在建、擬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約有220條,若全部建成投產,總產能將達35.5億噸。更為嚴重的是,不僅電解鋁、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過剩,部分新興產業也出現了過剩,個別行業甚至出現了絕對量和長期性的過剩。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前光伏組件產能近40GW,實際產量21GW,產能嚴重過剩,很多中小企業處于停工半停工狀態。權威部門測算,2013年二季度末所有工業行業產能利用率只有78.6%。這也就意味著,21.4%的產能是閑著的。
產能過剩危害不可小覷。今年相當多企業盈利狀況不理想、財政收入下降、金融風險積累等,可以說都與產能過剩密切相關。產能過剩對企業經營的壓力,還會引發投資意愿下降,并由此引起信貸收緊等一系列連鎖反應。一些人擔心,這種情況如果任其發展,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將中國帶入“鐵銹時代”。“鐵銹時代”是對部分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產能過剩導致廠房閑置、設備銹跡斑斑的一種形象描述。
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需要統籌考慮就業、銀行資產、社會穩定等多重影響,分行業消化、轉移、整合一部分產能,下決心淘汰一批產能,但從長遠看,還應在造成這一問題的背后找原因、覓轉機。分析起來,這次產能過剩除了國內外需求萎縮、短期內難以消化龐大產能等原因外,從根子上說還與政府職能錯位引發重復投資有關。長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習慣于通過土地、稅收優惠來吸引投資,用政策代替正常的市場配置,導致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大量涌現,各地產業高度同質化嚴重。據統計,各地“十二五”規劃中就有16個省區市把鋼鐵作為重點發展產業、20個省區市把汽車作為重點發展產業。而一旦遇到產能利用率下降、競爭加劇,這些地方又囿于眼前和局部利益,通過繼續擴大產能來保護無效產能。
由此可見,化解產能過剩,根本的是要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凡是市場和企業能決定的都要交給市場和企業。各地要抓住化解產能過剩的這個根本,轉變化解過剩產能的思路,努力劃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要用“負面清單”的思想方法,告訴企業不能做什么,至于能做什么、該做什么,由企業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作出判斷。企業出資,企業決策,適不適合市場、虧不虧,企業最敏感、最清楚。各地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也須隨之轉變,要從過去沖到第一線招商引資、擴大投資,轉到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制定標準、保護環境、支持創新等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