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等主要發達經濟體“蠕式復蘇”與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明顯放緩,引發世界經濟增長引擎易位的討論。
中國分析人士表示,盡管經濟增速放緩至7%至8%的次高速區間,但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第一引擎的地位依然無人能夠撼動。
根據目前世界經濟大格局和整體形勢,中國經濟只需保持7%至8%的增速,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達20%以上甚至超過30%,這個貢獻率尚無人能及。
而反觀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長期擔當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的美國,至少未來數年內其經濟增長是難以實現3.5%以上的速度的。
鑒于中國經濟規模已于2012年首超美國的一半(約達52%),美國經濟增速需達3.5%至4%,才可能在世界貢獻率上超過中國。2012年,美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勉強超過10%。
今年前兩個季度,美國經濟分別增長1.1%和1.7%,呈現弱復蘇態勢;二季度,歐盟27個成員國和歐元區17個成員國整體GDP均環比增長0.3%,這是歐洲經濟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現環比正增長。
中國今年前兩個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為7.7%和7.5%,與改革開放30多年來動輒9%或10%以上的“習慣增速”差距明顯,但是橫向比較,在世界各大經濟體中仍然遙遙領先。
最新的多項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很可能在第三季度止住下滑趨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研究員趙晉平說,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可能保持無限期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相對放緩一方面是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結果,另一方面更是經濟轉型升級以謀求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主動良性調整。
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復蘇仍然具有不確定性,它們的政府主權債務問題依然嚴重,仍然未見在根本上化解的跡象,而美國數月后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計劃,也勢必對全球經濟增長格局、國際金融市場 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發達國家經濟當前出現的一些好轉,主要是因為其阻止了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深化蔓延,實體經濟經過累積和調整后開始恢復,但其勢頭是微弱的,很容易出現波折。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經濟今年實現7.5%的增長目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從更長遠的前景看,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中國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問題。
經濟學家們的主流觀點認為,至少未來20年,中國經濟有能力實現7%以上的年均增速,中國也仍將是世界經濟的最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