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正在企穩,衡量國內生產生活需求的先導數據也在逐漸走強。
專家預計,未來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的勢頭開始萌動,但激活經濟還應打好政策組合拳,提升微觀經濟體——居民、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經濟實力。
宏觀經濟數據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8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4%,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分析認為,一方面,糧油食品、服裝鞋帽、化妝品、日用品等基本消費品均保持穩健增長,抵消了季節性波動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建筑及裝潢材料、家具等仍是相對的消費亮點,增速均超過20%。
值得一提的是,8月份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2507億元,增長15.1%;1-8月,鄉村消費同比增長14.5%,增速均快于城鎮消費增速。
貿易數據顯示,8月份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幅都在7%以上,其中出口增幅較上月有所增加,延續向好勢頭。同時,當月貿易順差為286億美元,創年內新高。
中國對主要市場的出口普遍進一步改善。中歐、中美雙邊貿易增長分別為3.2%和9.2%;與東盟雙邊貿易增長13.2%;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總值增長5.9%。
1-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6257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3%,增速比1-7月加快0.2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統計顯示,進入8月以來,國內水泥價格波動整體穩中略升,且在鐵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需求的增長預期下,水泥用量需求也呈現同比、環比繼續增長態勢。
三駕馬車并駕齊驅,顯示經濟企穩回升。事實上,衡量國內需求的先導價格數據已經提前預告: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環比漲幅時隔數月逆降回升;PMI明顯走強,而且新訂單回升幅度強于產出。
經濟增長在萌動
業內人士指出,數字的變化顯示近期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綜合舉措取得了實效,國民經濟增長正在萌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數月利好消費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消費剛性漸漸顯現;第二,房地產市場交易依然比較活躍,將帶動與住房相關的家電、家具與建筑裝潢材料等的消費增長;第三,政府出臺包括促進信息消費、光伏消費在內的系列消費促進政策,整體利好相關產品的消費需求。
瑞銀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判斷,中國出口的基本面已偏向積極。進口方面,隨著國內穩增長的舉措陸續落地,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正在轉好。無論是PMI等先行指標,還是工業消費等,均顯示內需正在逐漸向好。由此,未來幾個月的進口增幅可能會比較穩定。
多個研究機構表示,未來隨著經濟內生增長動能繼續回復,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整體延續平穩向上態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隨著高鐵、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陸續推進,基建投資穩步增長,需求小幅回暖后,制造業投資也不再繼續下滑。
8月份數據陸續出爐后,一些機構對記者表示,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達到年初設定的增長7.5%左右的目標,懸念越來越少。
激活經濟還需打好組合拳
業內人士指出,保持經濟穩健增長還面臨不少壓力,激活經濟還需打好組合拳。
首先,CPI環比漲幅從今年5月份以來就逐漸擴大。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殷醒民認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水電煤等資源型商品價格改革帶來的原材料成本壓力、居民收入提升意味著人工成本壓力等因素都預示著未來穩物價不能掉以輕心。
其次,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目前比較確定的是企業庫存投資有所改善,而固定資產投資仍然存在結構不平衡的問題。近期支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主要仍然是房地產投資和地方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60%以上的民間投資增速則沒有明顯好轉。
再次,趙萍預計,下半年消費對于經濟的貢獻率可能會低于投資,提振內需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消費意愿。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此前發布的《2013年第2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仍有36.8%的居民預期下季物價水平“上升”;因此,表示將“更多儲蓄”的居民占到了46.2%,而“更多消費”的居民僅為18.1%。
專家指出,在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的同時,還應關注微觀經濟體的經濟實力,打好調控組合拳。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居民和中小企業,備受關注。
趙萍認為,“由于短期內城鎮化產生的擴內需刺激消費效果尚不明顯,要帶動消費還在于購買力的提升,主要是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殷醒民表示,盡管貨幣調控宜以穩健為主,但可以通過財政政策的調節,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降低成本,激活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