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10月7日發表報告稱,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官方提出的7.5%的目標。短期增長前景出現改善,工業生產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產出進一步走強。預計2014年的增長速度為7.7%。
世界銀行當天發布《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提出,隨著中國經濟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需拉動,東亞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中國投資增速放慢的幅度超過預期,可能影響整個東亞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對中國的資本貨物和工業原材料供應國產生不利影響。
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等較大型中等收入國家由于投資減少、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出口增速低于預期等原因而增長趨軟。
這期半年報對東亞發展中國家2013年的增長預測為7.1%,2014年為7.2%。雖然與今年4月份的世行預測相比略有下調,但東亞發展中國家仍領先其他地區。
世行主管東亞太平洋地區的副行長阿克塞爾 馮 托森伯格說:“東亞太平洋地區仍是拉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達40%,超過其他任何地區。在全球增長整體加速的情況下,現在正是發展中經濟體開展結構和政策改革的時機,這樣才能保持增長,減少貧困,改善貧困和弱勢人群的生活。”
在不包括中國的情況下,東亞地區2013年的增長預測為5.2%,2014年為5.3%。雖然內需繼續驅動增長,但在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等較大的東盟國家投資增長已出現放慢。隨著美國、日本和歐盟2013年二季度經濟復蘇向好,東亞發展中國家因貿易在經濟中的高比重肯定能夠從中受益,但他們也需要為調整可能造成的影響進一步做好準備。
二季度以來,對美國退出量化寬松的猜測,導致亞洲部分股市大跌、貨幣貶值,特別是印尼和印度。
世行東亞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說:“美聯儲暫緩退出量化寬松的決定穩定了市場,給了各國采取措施降低未來動蕩風險的第二次機會。降低對以外幣計價的短期債務的依賴,在增速低于潛力時接受匯率貶值,并建立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流動性狀況的政策緩沖,這些都是有助于各國做好準備的方式。”
針對全球經濟危機采取的擴張型財政和貨幣政策也加劇了許多國家的脆弱性。當局需要準備好應對發達經濟體的利率上調,并加倍努力恢復和維持金融穩定。
世行認為,從長期看,由于全球利率上調有可能影響投資,加快增長與減貧主要取決于推進結構性改革。各國需要改善投資環境,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同時提升公共投資的效率。全球增長前景趨強可能有助于發展中國家實行改革,從而能夠從復蘇中受益,并將自身增長建立在更牢固的基礎上。各國政府需要解決財政風險,創造空間以支持長期增長,包括采取減少能源補貼等措施。
《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是世行對該地區經濟的全面評估,每年發布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