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最高的大樓樓頂住上三天,煙霧繚繞中,當你發現,視線所及之處始終超不過大樓四周五百米,就會越發深刻感受到,削減過剩產能以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對于河北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重要意義。
國務院本周出臺的關于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指導意見,提出將有效地推進和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數據顯示,去年底前述五行業利用率分別為72%、73.7%、71.9%、73.1%和75%。一般,利用率低于75%視為產能過剩。
“以國務院名義發布化解產能過剩總體方案,意味問題重要性提升。”有分析認為,這是新一屆政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一個重大舉措,也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
鋼鐵業成為削減產能首要對象,意見提出未來五年全國擬壓縮8000萬噸鋼鐵總產量。河北被視為完成這一任務的關鍵,作為鋼鐵生產第一大省,河北此前表示,將在未來5年強制削減6000萬噸產能。一段時間以來,產業鏈條長、規模龐大的河北鋼鐵業,被視為華北地區大氣污染“元兇”。華北十個嚴重污染城市,河北就占到七個。
實際上,產能過剩經常成為困擾中國經濟的難題。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多次出臺政策,要求通過關停并轉、上大壓小等措施淘汰落后產能,但效果不佳。產能過剩越來越嚴重影響到經濟運行,已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
然而,化解產能過剩困難重重。以鋼鐵行業為例,過往幾年,遏制鋼鐵產能過快膨脹,主管部門可說使出渾身解數,包括祭出眾多行政審批手段,一套又一套“組合拳”,但卻收效甚微,甚至完全沒有效果,鋼鐵產能、尤其是落后產能越控越多。
必須指出,缺乏疏導是過剩產能遏制失效的癥結所在。比如,在一些地區,鋼鐵工業已是當地經濟主要支柱,成為主要稅收來源和就業渠道。如果對于過剩鋼鐵產能一味圍剿,強調關停,而缺乏替代方案,勢必導致地方經濟支柱崩潰,由此引發大量財政與社會問題。
有業內人士建言,化解過剩產能要在維護全局利益同時,關注與促進地方利益發展,關鍵在于對過剩產能進行產業置換,在削減過剩產能同時,又避免發生大量企業倒閉、職工下崗、財政稅收大幅減少,并能保障以往貸款順利償還。唯有如此,化解工作方能順利推進。
令人欣喜的是,在產業置換方面,一些地方已經邁出步伐。連日來,距離石家莊約20公里的革命老區河北平山,該縣與來自美國、日本以及國內近十家汽車后市場行業企業先后簽約,意圖利用當地靠近北京和石家莊的區位優勢以及環境優勢,打造涵蓋汽車裝飾、養護、培訓、租賃、汽車保險及融資、物流商貿等20多項業務的汽車后市場產業園項目。
依托1.2億輛汽車保有量以及每年超千萬輛增量,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被眾多投資人士視為黃金產業。有研究預測,在未來十至十五年時間中,中國汽車后市場每年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2015年產值有望增至7000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后市場。
與前述計劃同步推進的是,“2015年,西柏坡電廠所有機組全部安裝脫硫脫硝設施,確保脫硫脫硝率分別達到90%和70%以上。”平山縣委書記李旭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鋼鐵、鑄造行業方面,今年年底前,將完成所有燒結機煙氣脫硫治理或關停淘汰;今冬明春,水泥建材企業和鈣鎂企業先行停產……
應該提醒的是,一些地方在進行產業置換時,應立足當地實際情況,綜合考量資源環境人力等各種因素,切忌產業規劃缺乏實際和前瞻性,在實際操作中則應避免大干快上、好大喜功。“在進行產業置換中,尤其要注意新產業的市場反應,根據市場來決定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速度。”一位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企業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