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穩增長”政策支持,中國三季度經濟增速一如預期反彈至7.8%。分析師普遍預計,受基數因素影響,四季度增速略放緩是大概率事件;但經濟基本面向好趨勢未改,全年實現7.5%增長目標幾乎是板上釘釘。
在經濟已經企穩的基礎上,未來調結構、促改革仍是主線,財政政策不會更加積極、貨幣政策料維持中性。而今年稍晚三中全會將出臺的改革路線圖,將決定中國經濟能否重啟新的增長周期。
“GDP四季度同比增速可能回落,關鍵是基數原因,現在看來需求回暖的趨勢在四季度倒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表示,三季度數據符合預期,說明在穩增長政策作用下內需在回暖,帶動GDP增速回升。
他認為,明年經濟關鍵看即將于11月召開的三中全會的基調,因為短期穩增長政策已經把經濟穩住,能否重啟一個新的增長周期,關鍵靠改革、看改革的方向和力度。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周五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下一階段將)下更大的力氣促進改革開放,下更大的力氣調結構、轉方式,...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他指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支撐經濟運行的基本動力還是比較強,中國仍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的進程中,會激發投資和消費的潛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8%,和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相符,結束此前連續兩個季度放緩勢頭;1-9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2%,路透預估為20.3%;9月工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3.3%,路透預估分別為10.1%和13.5%。
據盛來運介紹,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45.9%,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是55.8%,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的增長貢獻率是-1.7%,拉低GDP為-0.1個百分點。
中國GDP一如預期回升,加上美國債務僵局昨日在最后關鍵時刻化解,令投資者感到寬慰。數據公布后,中國股市滬綜指.SSEC明顯拉升,早盤收漲0.43%;MSCI明晟亞太地區(除日本)指數上漲0.5%,觸及五個月新高。人民幣兌美元即期也繼續進行本周的創新高之旅。
四季度增速放緩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政府自7月開始出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扶助三季度經濟增速成功反彈。雖然經濟基本面向好趨勢未改,但從9月單月數據來看,經濟增長已經有放緩跡象;再加上基數效應,分析師普遍預計四季度增速放緩是大概率事件。
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工業和零售銷售同比增速分別為10.2%和13.3%,低于上月的10.4%和13.4%,1-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1-8月相比也下滑了0.1個百分點。
對此,盛來運指出,9月不少指標同比增長速度出現小幅回落,有些指標的回落確實也與市場環境、還有經濟的一些內部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觀有一定關系,但這種變化是趨勢性的或者是偶然因素引起的還需要觀察,關鍵對9月數據也要進行認真詳細的分析。
展望四季度,他個人認為,即使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仍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去年四季度經濟增長基數會對今年四季度同比增長產生一些變化,經濟繼續上行確實有些壓力,但是總體來講,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統計局數據顯示,整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為7.7%,工業和零售銷售同比分別增長9.6%和12.9%;環比來看,9月工業和投資增速分別為0.72%和1.28%,零售銷售增速為1.24%。
“三季度的經濟數據符合市場預期,驗證中國經濟企穩回升,預計這種態勢仍會持續;考慮到基數因素,四季度增幅可能有所放緩,但只是技術性因素影響,經濟的基本面仍然在向好,”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說。
他認為,具體數據看,三季度的投資和消費都保持穩定,微觀市場拉動經濟的活力有所增強,完成全年經濟目標已成定局。
不過華融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馬茲暉看法略為積極。他認為,從去年四季度季調后數據看GDP并不太高,而且現在財政存款還挺多的,未來會逐漸釋放,預計四季度GDP增速持平在7.8%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工業平均增速估計在10%左右。
調結構、促改革仍是主線
中國今年前兩個季度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令市場頗為擔憂,因此從7月開始才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出臺。但一個月過后穩增長聲音漸漸平息,7-8月宏觀數據表現亮麗讓政府有了“底氣”。
目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已如預期成功反彈,環比增速2.2%亦讓人覺得寬慰。在經濟從高速增長向中低速轉變之際,調結構、促改革仍將是未來調控的主線。
“在經濟穩定的基礎上,央行貨幣政策預計還是以中性或者略微收緊為主;調結構還是方向,財政政策力度不大可能再繼續上升,”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汪進稱。
他預計,四季度經濟還是以平穩增長為主,增速估在7.6-7.7%之間,明年經濟也還是一個回落的趨勢。
中國央行預警信貸擴張壓力偏大的話音剛落,周四就果斷在公開市場上暫停了近兩個半月來滾動進行的逆回購操作,致本周轉為凈回籠。而因應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速偏快、人民幣升值預期驟然升溫的情況,市場預期,有經濟持續向好的支撐,后期貨幣政策謹慎意味或更加濃厚。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30多年來以來,經濟增長大致經歷三個周期,分別是1979-1990年、1991-2001年以及2002-2011年,分別由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確立和加入WTO制度改革推動。備受關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定于今年11月召開,屆時將描畫中期中國經濟改革路線圖。
“期待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方面的舉措能再一次釋放出‘改革紅利’,從而開啟中國經濟新一輪的增長周期,”唐建偉稱,預計改革的主線將是堅持市場化方向,通過要素市場化來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例如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現有土地管理制度、推進利率市場化等。
不過,三中全會出臺的方案可能只是頂層設計的框架和方向,具體執行措施和方案可能要到明年才能陸續出臺。“再考慮到年內可能有個別月份CPI漲幅超過3.5%,這會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下半年政策預計會偏中性一些,”日信證券宏觀研究組組長陳樂天表示。
他認為,明年經濟表現存在一些變數,如果三中全會改革方案年末出臺能夠帶動明年一季度地方政府投資熱情的話,明年上半年經濟可能會往上走一點,“但這個概率比較小,因為受制于地方債務,地方投資的資金來源還是有問題的,所以明年一二季度經濟往下走的概率還是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