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新聞稿引述產業協調司官員的話稱,根據統計局調查,今年上半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點。
“在各相關行業協會調查的39個產品中,有21個產能利用率低于75%,其中光伏、電石等產品甚至不足60%。”新聞稿引述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的話稱。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經理郭凡禮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工業產能利用率可以用來衡量資源配置的情況。“過低的工業產能利用率,說明了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
阻礙產業結構升級
郭凡禮分析,通過工業產能利用率不僅可以反映社會總產出的情況,還能反映不同行業的發展狀況,產能利用率越高,說明該行業發展動力越足。相反,說明該行業資源利用不當,產能過剩。
一位不具名的宏觀分析師對記者指出,如今我國經濟領域普遍出現產能過剩,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過剩現象嚴重。“我國工業資源利用率低下,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該分析師指出。
在郭凡禮看來,造成這樣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自2008年投放4萬億以來,大部分資金都流入到重工業,造成工業產能嚴重過剩,且重工業退出成本較高,為了壓縮成本不斷擴張致使產能過剩進一步惡化,陷入惡性循環。”郭凡禮強調,嚴重的產能過剩則會造成社會資源浪費、配置效率降低,阻礙產業結構升級。
為做好《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在重點行業的貫徹落實工作。11月17日,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委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鋼鐵行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會議。
“在現行法律法規的框架下,依靠地方政府、運用市場手段,全面、系統地解決多年積累問題,妥善處理建成違規項目。”李忠娟強調。
與此同時,鋼鐵產業作為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之一,優化鋼鐵產業布局,繼續支持結構調整項目成為國家政策發力的重點。
李忠娟認為,應該有序推進相關產業梯度轉移和環保搬遷、退城進園;支持跨地區產能置換,引導國內有效產能向優勢企業和更具比較優勢的地區集中;把山東、河北等六個重點地區的結構調整作為化解鋼鐵產能過剩矛盾工作的重點。
如何解決過剩問題
李忠娟指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一項十分復雜、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需要各相關部門形成合力,更需要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大力支持。
相關專家表示,解決過程中大的難題涉及到政府、企業和銀行之間多方利益。國家一直不斷地出臺節能減排、遏制產能過剩的政策,但是收效甚微。
“所以,國家應在出臺工業縮減產能規劃的同時,將任務分配給各個省份,再由各個省份根據具體情況把指標下放到縣市。“該專家認為。
郭凡禮認為,對于產能過剩的行業,國家應該嚴格限制貸款通道,不允許再擴建新產能,但鼓勵行業兼并提高集中度,實現規模化的生產降低成本。其次,提高設備折舊率的標準,折舊率超標的設備作為落后產能淘汰,提高行業整體效率。
除此之外,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為遏制產能過剩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國土資源部通知要求嚴禁為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提供用地空間和配置礦產資源。
據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董祚繼介紹,國土資源系統將全面查清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在建和建成違規產能項目用地情況。在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使用土地進行全面清查基礎上,將對違規建設項目使用土地進行清理整頓,對發現的土地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