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備受期待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曾讓關注中國的觀察人士感到非常失望。但隨后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后文簡稱《決定》)所列出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議程,很快讓他們的失望之情一掃而空。 盡管三中全會公報內容含糊其辭,但《決定》向人們展示了一項全面的改革計劃,這項計劃如果得到實施,將需要本屆以及下屆高層領導人的共同努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即便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辯論過,是否應將官方增長目標降至7%、以強調質量現在比數量更重要,但嚴格實行這些改革計劃將極大地改變市場激勵機制,從而可能使未來幾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速提高到8%以上。
總結《決定》中16個部分和60項改革任務的評論一直屢見不鮮,這讓我們很容易迷失在具體改革舉措的海洋中、以及那些尚不具備可行性的大目標中。然而,支撐這些討論的是兩個核心目標:修改那些曾推高債務水平的政策,以及增強生產力驅動因素、從而提高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如果《決定》得到執行,將為實現這兩個目標提供基礎。
為了讓如此廣泛的改革計劃變得容易理解,讓我們將本屆三中全會的改革議程總結為“一二三”。“一”個核心原則:市場應起決定性作用。“兩”個政策工具:經過改革的財政和金融體系。“三”個跨領域主題:消除城鄉差別、促進國有與非國有部門之間的競爭、以及厘清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經濟和政治關系。負責實施所有這些議程的將是兩個新設立的協調機構,一個負責處理經濟問題,另一個負責處理安全問題。
本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市場在定價和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意味著中國一個長期存在的意識形態問題塵埃落定,但這在實際操作層面的意義仍有待觀察。盡管商品價格現在已基本放開,但政府干預持續存在、市場缺乏競爭以及機制薄弱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資金、土地和勞動力等關鍵投入品的價格仍將繼續扭曲。然而,朝市場化努力的格局現在已經確立。
就政策工具而言,中國計劃中的金融改革已經啟動。《決定》中的一項新鮮內容是,承認中國的債務問題只能通過大規模改革政府間財政體系才能解決。這些有待實施的改革措施需要解決兩個結構性缺陷。第一,大多數公共服務由地方政府負責提供,但多數稅收要上交中央。第二,與其他國家相比,預算在中國經濟中所占比例嚴重偏低。因此,地方政府一直日益依賴銀行借款和土地開發(而非預算)為自己的支出提供資金,這造成了投機性房地產開發信貸泛濫以及不計后果的債務累積。
三中全會涉及促增長的內容部分在于縮小城鄉差距的目標。過去農村和城市往往被當作兩個單獨經濟實體,這不僅導致效率低下,也加劇了不平等。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比超過3,是所有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表明中國有望通過改善對城市化進程的管理來確保生產力增長、以及縮小收入的地域差距。因此,土地市場改革、以及有關擴大社會服務覆蓋面和勞動力流動自由化的一攬子改革方案,有望促進生產力驅動的經濟增長以及社會公平。
生產力議程的另一部分是鼓勵國營與私營部門加大競爭。中國的領導層已表明了對私營經濟持續擴張的開放態度,之前延緩私人投資的不確定性從而得以減輕。新型私人銀行興起將是刺激私人投資的另一個因素,這些銀行更愿意為中小型企業提供資金。與此同時,對真正有需求的領域(特別是社會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公共投資也得到了官方的推動,通過利用現有流動性應該就可以增加經濟的活躍度,而不必依賴過度的貨幣擴張。
第三個跨領域的改革主題本身更為復雜,但潛在的影響也更為深遠。中國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一套獨特的政府分權機制:中央為地方設定政績目標,把對政府要員(如黨委書記、省長和市長)的任命作為激勵因素,并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通過調動地方積極性來完成增長目標,這種制度在支持經濟自由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該制度阻礙了政治自由化,原因是它把維護政治穩定擺在優先位置,而衡量政治穩定的指標就是社會不安定因素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因此,中國政治領域發展前景最不確定,這在意料之中。不過,新一屆領導班子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必須開發一套更多元的經濟和政治標準,來評估官員的政績。他們也開始初步意識到,平衡各類優先事項的最好方法,是依靠一套治理機制——這套機制應能更好地理解民眾的需求,并更好地獎勵回應這些需求的官員。因此,為處理經濟和安全事務而創立的協調機構(可能由最高層領導主管),為三中全會決定背后的構想提供了一個合理的結果。
(本文作者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曾任世界銀行(World Bank)中國業務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