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市場關注多時的《關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正式出爐。A股市場也將從過去國資改革版圖式炒作,向制度紅利引發的全面性、系統性、趨勢性機會轉變。
上海國資改革將以市場為導向引入競爭
繼12月5日浦東金橋停牌之后,12月11日蘭生股份也宣布停牌,12日發布公告稱蘭生股份大股東蘭生集團與上海東浩實施聯合重組。緊隨其后的上海梅林也于15日晚間發布公告限制性股權激勵草案。
這僅僅是拉開了上海國資改革的序幕。目前,由上海市國資委監管的大企業集團超過40家,上海國資系統上市公司合計65家,其中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的有53家。在這些企業中,一些屬于大集團、小公司類型企業,出于避免同業競爭和整合產業鏈的考慮,很多存在資產注入和整合的需要,或將催生新一輪的并購重組浪潮。
“如果說前一輪上海國資改革主要體現為大集團的主業定位和整體上市,那么新一輪的改革則是在分類監管基礎上,將競爭類企業完全推向市場,以市場為導向。”申銀萬國分析指出。
《意見》規定,上海國有企業將優化國資流動平臺機制,以分類監管為基礎,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突出市場導向和產業發展的競爭類企業,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和股權激勵制度,并且按照競爭類、功能類、公共服務類三類進行分類管理。
在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看來,改革將使公益性行業加大國家投入,自然壟斷行業將把自然壟斷環節和可引入競爭環節分開,一般性競爭領域完全放開。除“供水、供氣、供電、公共交通”等公益性行業和“電網、油氣管網、鐵路路網、電信網絡”等網絡型壟斷環節外,其他領域政府均鼓勵打破壟斷,引入競爭。
將掀起國資改革浪潮
據悉,目前除了上海外,山東、安徽、廣東和重慶等地的國資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中。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地方政府將從之前的“增長競賽”過渡到“改革競賽”,地方國資是改革競賽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現在到明年兩會,將是各地推出國企改革細則的高峰期。
“政府管理國有資產的思路將從‘管企業’向‘管資本’演化,設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推廣混合所有制是大方向所在。”穆迪企業融資部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胡凱表示,政府逐漸將企業經營權委托給更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而政府作為出資人將更關注國有資本的投向和保值增值的能力。
在農銀行業領先股票基金經理徐莉看來,國資國企改革的方向主要圍繞三個層面進行:首先,國企改革內容包含股權結構的改變,比如可以由絕對控股降為相對控股,甚至僅是參股,引入戰略投資者。這在短期內有利于改進公司的治理結構。平安集團控股上海家化、弘毅投資受讓城投控股就是很好的案例。其次,推行管理層的股權激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管理層的經營動力問題。相較于現金激勵,股權激勵將上市公司市值和管理層利益綁定,更具可持續性。此外,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只保留董事等重大事項的決策權力。
國企改革將帶來制度紅利
新一輪的國企改革,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一,也是推動A股市場再一次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
從A股市場獨特的市值結構分布來看,只有總市值高達15萬億元、占A股比重三分之二的傳統國有企業重生,資本市場才能迎來全面性、系統性、趨勢性的機會。
南方基金投資部執行總監陳鍵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當前的一大顯著特征是相當一批業績堪稱優良、盈利能力突出且穩定的國企上市公司,估值水平處于全市場的最低端,部分行業的估值水平甚至處于全球資本市場的最低端。
估值水平代表著數以千萬計投資者的內心預期,凸顯了投資者對國企盈利能力的悲觀情緒。“如果改革能夠取得成效,構成資本市場利潤絕對主體的國企板塊估值毫無疑問將大幅提升,這將使得資本市場擺脫長期低迷的狀態,十年上證指數漲幅為零的尷尬局面也將徹底改觀。”陳鍵坦言。
“事實上,國企并非都是效率低下,有部分國企仍然是效率很高的行業龍頭企業。未來隨著過剩產能的兼并重組,龍頭國有企業將比民營企業得到更為充分的發展機會。”興業證券指出,特別是利用并購基金、優先股等金融創新產品,將成為并購整合順利實施的重要武器。
可以預見,國企改革所帶來的制度紅利將是一段時期內驅動股市表現的重要力量。在改革的制度紅利面前,具有積極進取管理層、開放包容大股東的企業將獲得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