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7.5%左右。而問題是,在宏觀經濟環境錯綜復雜的形勢之下,中國經濟如何穩增長?7.5%左右的經濟增速是否會妨礙調結構的推進?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性作用如何得到充分發揮?3月9日,本報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專家。
實現GDP目標增速有保障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過認真比較、反復權衡,把增長預期目標定在7.5%左右。
考慮到201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7.7%,而當前國內經濟形勢仍然錯綜復雜,加上國內調結構、促改革的任務繁重,有人擔心,我國完成全年經濟預期增速的難度十分巨大。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表示,今年一、二季度,我國GDP增速確實存在繼續下行的可能性,但進入三、四季度,隨著經濟發展中的有利因素逐漸釋放,宏觀經濟發展態勢將明顯改善。
宋立分析說,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比較明顯,將給外貿出口的回升和企業信心的恢復帶來有利影響;同時,隨著改革紅利的逐漸釋放,將對經濟發展起到正向的拉動作用,并帶動社會投資的增長。因此,我國完成7.5%左右的目標增速是有保障的。
穩增長與調結構并不矛盾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促進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有一種觀點認為,7.5%左右的目標增速仍然偏快,不利于結構調整的推進。也有觀點認為,在結構調整的壓力下,很難完成這一目標增速。
“過高的經濟增速會影響調結構,過低的經濟增速同樣不利于結構調整。”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學工表示,調結構的關鍵在于依靠創新,而研發投入與經濟增長往往成正相關關系。經濟增長的持續低迷,將使企業經營困難,并喪失技術創新的熱情和能力。因此,保持7.5%左右的目標增速,對結構調整是有利的。
“穩增長和調結構并不矛盾。”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表示,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推進結構調整,穩定和擴大就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都要有一定的合理速度來支撐。特別是在調結構過程中,部分行業要淘汰落后產能,部分就業人員需重新安置,高校畢業生人數也在增加,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才能穩定和擴大就業。
調結構的穩步推進,是否會給穩增長帶來不利影響呢?宋立表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要做到進退并舉。其中,“退”的部分主要是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而產業結構調整更多的還是以“進”為主,特別是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從這個意義上說,產業結構的“進”,將為穩增長注入更多活力。
投資仍將發揮關鍵性作用
2014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17.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
一些觀點認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的分化,地方又面臨債務壓力,投資很難在穩增長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我國具備保持投資穩定增長的基礎。”孫學工說,一方面,去年國務院出臺了支持中西部鐵路建設、城市管網改造等一系列政策,都將在今年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可以對投資增長形成支撐;另一方面,在結構調整中,相關投資的力度也會加大,例如,大氣環境治理將會帶動環保領域的投資,勞動力價格上漲將會帶動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宋立告訴記者,如果只看高污染、高耗能產業項目的投資,可能會擔心投資放緩,但從新增投資熱點看,我們仍然要對投資充滿信心。
目前,我國投資的著力點主要分布在傳統產業相關領域、與節能減排相關的改造項目、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這些領域的投資同時將撬動巨大的內需市場。此外,包括農業、安居工程、中西部鐵路等重點投資項目也將陸續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