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中國鐵路投資重回逾7000億元的歷史高位。
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盛光祖4月8日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宣布,增加了今年鐵路建設目標,其中,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由7000億增加到7200億元、新線投產里程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新開工項目也由44項增加到48項。
中國鐵路歷經2011、2012、2013持續三年投資放緩之后,第一次重回7000億元以上歷史高位,“鐵路投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的總基調再次得到確認。
昨日(4月9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即便解決了錢的問題,但未來兩年工期壓力仍然巨大,按照“十二五”規劃,未來兩年中西部鐵路面臨1.6萬公里的未完成任務。
鐵路投資重回歷史高位
時隔三年,中國鐵路投資重回7000億元以上高位,還是引起了市場不小的關注。
中國鐵路投資大潮開啟,第一次沖擊7000億元是在2009年,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45.27億元,超過1996年至2005年10年間原鐵道部基本建設投資總額。隨后,2010年鐵路投資達到歷史頂點8426.52億元。不過,受原鐵道部腐敗窩案及2011年特大鐵路交通事故影響,2011、2012、2013連續三年鐵路投資放緩,分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06.09億元、6300億元、6638億元。
今年1月召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上,中鐵總最初確定的2014年國家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為6300億元,相比2013年減少了338億;盡管隨后中鐵總又將地方和社會獨立投資的700億元納入統計口徑,使鐵總投資增至7000億元,但要完成的投產新線相比去年增加了1014公里。當時外界評價認為“任務艱巨”,因“錢緊”導致鐵路建設項目緩建、停建的消息也頻頻傳出。
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否認“錢緊”的同時,盛光祖表示,今年1至3月,鐵路建設投資已經完成610億元,同比增長了9%以上,實現了良好開局。
盛光祖強調,整體目標的上調充分考慮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鐵路運輸需要、鐵路建設資金保障能力等因素。
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
7200億元的投資額已成為中國鐵路投資史上的第二高點,盛光祖4月8日表示,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將推一系列政策:以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形式推動鐵路分類建設、設立鐵路發展基金、以及對鐵路建設土地進行綜合開發、形成鐵路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盛光祖將這一系列政策評價為“非常重要、非常及時”。
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傳聞多年的鐵路發展基金終于正式亮相,成為擴大鐵路資本金來源的又一重要渠道。
據盛光祖4月8日表示,將保證2014年、2015年鐵路建設基金總規模每年達到2000億元至3000億元,這被認為是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此外,據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最新確定的籌措和落實鐵路建設資金的相關措施,除了鐵路建設基金,還包括創新鐵路建設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今年向社會發行1500億元,實施鐵路債券投資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持鐵路建設;對鐵路承擔的公益性、政策性運輸任務,中央財政在一定期限內給予補貼,逐步建立規范的補貼制度等。
中西部鐵路面臨工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2009、2010連續兩年超7000億元的投資重點是東部地區的高鐵建設,而2014年這7200億的投放重點則轉為中西部鐵路。盛光祖表示,今年安排中西部鐵路建設投資和投產新線比例分別高達78%、86%。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按照造價,7200億元基本已經可以保障中西部7000公里左右的線路開通,但這么大的施工量是否可以在一年內按時完成才是最值得擔心的。
按照規劃安排,“十二五”期間,中西部國家鐵路建設投資1.85萬億元、投產新線2.3萬公里。但記者注意到,盛光祖在4月8日透露,“十二五”前3年,中西部地區已經完成建設投資1.15萬億元、投產新線僅7000公里。這意味著,為了完成規劃目標,2014、2015兩年需要完成中西部投產新線1.6萬公里,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
董焰認為,過去5年,中國高鐵完成了1萬公里運營里程的開通,“四縱四橫”主骨架基本成形,確實可以騰出較大的力量集中對中西部的鐵路開工建設。但即便中西部的施工難度小于高鐵,兩年1.6萬公里的建設里程依然相當龐大,“雖然有了項目儲備,還必須跟上設計、勘探以及施工力量。”
盛光祖指出,今年會確保蘭州至烏魯木齊第二雙線、大同至西安、杭州至長沙、南寧至廣州、合肥至福州鐵路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另一方面,努力實現蒙西至華中煤運通道、北京至沈陽客運專線、拉薩至林芝鐵路、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懷化至邵陽至衡陽鐵路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即便今年順利開通7000公里新鐵路,明年中西部鐵路未完工量仍然巨大,明、后年仍需持續高位投資,仍面臨嚴峻的工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