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21省市下調了經濟增長目標,但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慣性路徑上,地方政府仍然加大了重點項目投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大約有15省市公布了重點建設項目投資清單,總規模超過30萬億元,有12省市投資額高于去年,其中,基建和能源項目仍是重頭戲,這也將進一步加劇地方債風險。
在公布的15省市今年重點建設項目額中,多數為萬億級規模,其中河南最高,達到6.12萬億元,包括4961個項目,本年度要完成1.2萬億的投資額。除了江西、甘肅、陜西、河北微微下調了投資規模,其他地方都調高了總體額度。比如廣東2014年的重點項目從280項增加到285項,總投資也從31781億元增至36658億元,同比提高15%。天津2014年重點建設項目投資總規模為8231億元,今年年度安排投資18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5%和7.6%。江蘇則增加1000億元達到2.8萬億元的投資額……
業內專家分析,多數省份調高重點項目投資額度,反映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之下,地方政府仍寄希望于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慣性發展路徑。
細分來看,在這些投資項目中,基建和能源領域仍占很大比例,有的甚至超過了50%以上。比如廣東2014年年度投資計劃中,基建投資占比達到51.1%,主要用于粵東西北地區高速公路建設。重慶的基礎設施和城市開發投資則占總投資額的六成。福建、江西等地基建項目也是重頭戲。另外,分地區來看,甘肅、陜西等西部地區中,能源仍是主打項目,包括煤電、風電、光伏等項目。而對于處在京津冀一體化中的河北則下調了重點項目投資額度,從去年的4476.9億元降到今年的3012.5億元的規模,其中本年度投資795.6億元。在這100項省管重點建設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58項,占總數的一半多。其次是裝備制造項目有11項。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認為,基建、能源已經被證明是造成同步建設、各地區產業結構同質化、過剩投資的老路。并且,這樣一個龐大的刺激投資規劃,往往超出地方的財政收入,使得地方債務違約風險大大增加,進一步推升地方賣地的土地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