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金融統計數據公布,M2增速反彈站上13%的政策預期值,近期是否會出現一次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話題再次引發各方熱議。
出于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的擔憂,多家外資投行認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存在可能性和必要性;而本著對央行貨幣政策、流動性管理預期的深入理解,多數中資投行和研究人士均認為,全面降準的可能性在降低。
外資投行集體喊降
5月12日,央行公布了4月金融統計數據。據此,包括美銀美林、澳新銀行、瑞穗、野村證券在內的外資投行,均分析認為,央行將在近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其中野村證券更明確預期5月或6月將降準50個基點,三季度再降準50個基點。其主要依據在于,二季度GDP增長速度或并不樂觀,為了保住全年7.5%的增長速度,貨幣政策最晚要在二季度末作出調整。
4月份的一系列宏觀經濟運行指數在近兩日發布,低于預期的數據引發市場擔憂。如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跌至2009年4月份以來的最低點。1~4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3%,市場預期同比增長17.7%,前兩個月公布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7.9%和17.6%。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1.17%。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9%,低于預期,較3月回落,接近今年1~2月的至少22個月最低水平。
瑞穗表示,中國央行應該盡快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這不僅能支持經濟增長,還能促進市場改革。其在一份報告中說,這不僅是一種遏制經濟放緩和融資成本高企的短期措施,也是眼下可以動用的合適貨幣政策工具。
“經濟金融改革需要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來承受一些負面沖擊,目前經濟處于下滑期,負面影響會使既得利益團體找到更多阻礙改革的理由。”渣打銀行經濟師李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貨幣政策的“靜止”,不僅對穩定經濟增長無益,也難以給經濟金融改革營造有利條件。
M2反彈緩解降準壓力
4月金融統計數據中,M2超高的反彈和當月大減的存款令市場費解,多家機構認為這與銀行資金在一般存款和同業存款之間的擺動相關。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表示,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出現了超預期的增長,季末考核后的理財資金大規模出表后回流至余額寶等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回籠的資金以同業存款的形式回流至銀行體系。
中金公司則認為,4月份M2增速超預期反彈,主要是受到三方面因素影響:企業債融資顯著增加;同業資產季末增加季初顯著減少的波動在去年同期所形成的基數效應;新增外匯占款可能強于預期。同時,“超預期反彈的M2增速降低了貨幣政策大力度寬松的可能性。基數效應有利于未來M2同比增速穩定在13%以上,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此前下降。”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央行近日發布的《2014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出現了“保持定力,主動作為”的提法。
“央行對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會更為謹慎,因為它作為信號作用可能導致市場認為政策轉向寬松。”一位機構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實際上降或不降都是符合預期的,央行高層近期傳遞的各種信號實際上表明他們也感受到了壓力。
記者注意到,在近日于北京舉行的“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央行行長周小川明確表示近期不會有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也在會上表示,存款準備金率已經成為對沖高額外匯占款的工具,存準率的調整會引起較大震動;而我國外匯占款數額巨大,降準吐出的頭寸會對市場產生較大沖擊,所以央行不會輕易全面調整存款準備金率。
上述分析人士亦對記者表示,存款準備金率作為數量型工具,并不能改變目前資金市場中結構性問題導致的高利率,央行需要想辦法解決資金運用的結構性問題,引導資金流向,而這并非單純的降準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