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中央政府的能源戰略日趨清晰。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專題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出,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
習主席的講話是站在整個國家能源戰略布局的高度上的,并非專門針對央企,但細察在講話中所提的每一項要求,實質上都和央企密切相關,可以說每一項都是對能源央企的新要求。習主席的講話給能源央企指明了道路和方向,關鍵在于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能源之路。
首先是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能源央企既是能源生產者,也是能源消費“大戶”。經過多年的倡導和努力,央企在節能降耗上的成績和進步有目共睹,但與國際一流企業相比,央企這方面依然有巨大改進空間。降低能源消耗率一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促進企業提質增效;一則也可以起到表率作用,以實際行動帶動甚至迫使其它類型企業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當然這有賴于進一步的制度保障,如加強節能降耗考核,健全相關激勵和約束機制,把資源節約、節能降耗納入到央企業績考核工作中。
第二是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我國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對國外能源的依賴度不斷提高。解決此問題一是加快可替代性能源技術的探索,二是推動能源進口的多元化。以原油為例,目前我國原油進口來源和進口通道多元化程度都有所不足。原油進口區主要在中東和非洲,進口來源國主要在沙特、安哥拉和伊朗等國,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相當一部分政治環境并不穩定。在原油進口通道上主要依靠海上通道,進口原油量的80%和38%分別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對其形成高度依賴,而我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還比較弱。這些都決定了能源央企必須在建立多元供應體系上有新的動作。
第三是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國能源央企凈資產在收益率、經濟增加值等重要指標上還存在較大差異。不少能源央企仍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不少核心關鍵技術還受制于人。這既與國家對央企的定位不相匹配,也無法適應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有效履行國家使命。加快自主創新,努力取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努力降低資源消耗水平,就成了擺在能源央企面前的必選題。
第四是推動能源體制革命,還原能源商品屬性。當前我國能源體制下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自然壟斷、行政壟斷等問題,市場競爭不充分。其中,油氣行業、電力行業壟斷程度較高,社會資本參與程度偏低。在能源價格管理上,政府對石油、天然氣、電力存在一定價格管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發揮不足,資源產品價格發生扭曲。這正是習近平提出要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的主要原因所在。這同時也意味著能源央企的生存環境將發生巨大變化。更多的各類投資主體將有可能進入能源開發領域,能源央企以往的壟斷優勢不再,不過混合所有制則可能借此有較大發展。
第五是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自2000年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已經快十三個年頭,作為“走出去”的主力軍,能源央企貢獻頗多,但無疑仍無法滿足現實需求。一方面,國際布局仍然不夠合理;一方面缺少定價話語權以及其他價格調控能力,使得我國在抵御能源價格上漲和大幅波動的能力比較弱。這意味著充分開發和利用國際能源資源,著眼于世界能源資源的可獲性和經濟性,進行全球范圍的戰略規劃和布局,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公司,將是能源央企未來的重要使命。
能源問題一直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我國,能源央企則是能源保障的關鍵所在。能源央企能否適應國家能源新戰略,將對下一步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能源央企應該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這個責任,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并落實到行動中去。(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