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監管層就加快了資本市場的開放和吸引境外長期投資基金的步伐。
推動市場開放的力量首先來自金融政策領域,包括降低QFII、QDII的門檻,提高RQFII的額度,將合資券商中外資的比例上限從33%提高到49%。截至2013年6月26日,共有255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批準QFII總額度為434.63億美元,而2003~2011年8年總共批準的額度僅約200億美元。截至2013年6月26日,已經批準的RQFII額度達到1049億元人民幣。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步伐明顯加快。
在2012年5月證監會舉行的第一次券商創新大會上,提出了11條促進證券公司創新的具體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跨境業務,明確提到要進一步擴大QDII、RQFII、QFII的額度,鼓勵國內企業境外上市,推出跨境雙向掛牌ETF等措施。
在涉及資本市場的一級市場引入外國投資者方面,我國也已經有所進展,其中主要包括QFLP以及RQFLP。2011年1月,上海市發布《關于本市開展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工作的實施辦法》,成為全國首個QFLP試點城市。RQFLP試點,則是參考上海已執行的QFLP試點制度運作流程,符合RQFLP試點的股權投資基金可能直接在境外募集人民幣,通過RQFLP通道匯入設在上海的PE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境內企業未上市股權。
除此以外,證監會還在今年出臺政策,允許境內港澳臺居民投資A股,也將投資者的范圍逐步擴展至個人投資者。
雖然近期RQFII和QFII資金匯入速度明顯加快,但總額度仍有限。相比其它市場,我國A股市場上境外投資者的占比偏低,我國的資本市場仍處于相對開放程度較低的狀態。
從巴西、印度、韓國等的經驗來看,QFII制度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過渡性的制度安排,最終將被資本市場完全開放取代。QFII制度包括機構資格認定、機構行為監控、投資范圍及額度限制等。
從國際經驗來看,QFII制度的推出,對本國資本市場的主要功效包括:豐富投資者結構,引導價值投資理念,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從投資情況看,QFII注重基本面分析,主要持有藍籌股,投資行為穩定,偏向長期持有。同時,QFII的投資運作常常會對國內投資者產生積極示范效應,吸引更多資金投向優質上市公司,引導價值投資理念逐步形成,有利于抑制市場投機,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此外,QFII重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規范運作水平。
如何進一步引進境外投資者?
目前來看,境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愿望還是比較強烈的。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境外投資者的投資興趣。許多財務穩健、業務發展前景良好、能為股東帶來長期回報的優質上市公司,都獲得了眾多海外機構的青睞。2012年以來,在香港上市、通過RQFII投資A股指數的4只ETF產品累計獲批430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境外投資者認購非常踴躍。因此,在引進境外投資者方面,中國資本市場在自身制度上的完善,特別是政策管制上的放開是影響最為直接的。
放在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的宏觀層面來看,引進境外投資者的廣度和深度是其中的一個操作層面。伴隨我國資本賬戶逐漸開放的進程,我國通過建立QFII、RQFII、QFLP以及RQFLP制度,逐步引入境外投資者,深化我國資本賬戶開放。考慮到“十二五”規劃對實現資本賬戶逐步可兌換的政策目標,可以適當加速提升QFII、RQFII額度,使得資本市場境外投資者水平盡快達到資本賬戶可兌換的最低限度。
從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角度來看,適當加速開放資本項目具備可行性。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壓力加大,經常項目順差有望逐步降低,從而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可以有效抵消新增資本賬戶開放引入的海外投資者資本。
資本賬戶的開放也會推動國內相關領域的改革和發展。例如,當前債券類市場發育還難以很好承擔吸收流入資本等的功能,因此資本賬戶的開放也會直接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