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工業體系定價的基礎以及大宗商品的定價龍頭,國際油價在原油輸出國組織(OPEC)不減產決定之后暴跌至逾四年新低,引發大宗商品市場集體走跌,拉低整體大宗商品的價值重心。
在原油等多數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原油價格下跌可能對大宗商品定價體系形成沖擊,加上美元進入升值通道的預期相對明確,可能會加速商品融資的去杠桿化進程。
“原油的暴跌將會拉低大宗商品的價值重心,大類資產去金融化趨勢明顯,塑料、PTA、橡膠首當其沖,”中國國際期貨研究院副院長王紅英指出。
原油、鐵礦石、有色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主要源于新興經濟體,但現在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在減速,尤其是制造業出現明顯的下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整體大宗商品價格在原油價格暴跌帶動下出現下移是一個基本判斷。
而美元利率上升導致未來資金成本尤其是融資成本上升,之前作為融資抵押品被囤積的上游資源有可能更多釋放到市場上,并可能被拋售,這將會繼續打壓價格,并更加惡化大宗商品的供需面。
另一方面,原油和銅、煤等其他大宗商品之間實際上是有相應比價關系,部分大宗商品之間還有替代關系,所以大宗商品之間的價格相關性比較強,原油價格暴跌實際上也相應打壓其他商品價格。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指出,新興經濟體的整體疲弱造成需求乏力,美國一枝獨秀下的強勢美元和新增供給能力,共同構成了對2015年大宗商品的抑制力量。
王紅英強調,隨著美元可能的加息和升值,企業財務成本上升,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將因此逐步淡化,從而更多回到商品的基本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周四決定保持產量不變,以沙特為首的海灣產油國置該組織貧窮成員國要求減產以遏制油價下跌的呼聲不顧,堅持不減產,推動指標布蘭特原油期貨LCOc1一度暴跌逾6美元,至每桶71.25美元。
中國降息亦助力去杠桿
而中國上周末的降息,將縮減中美利差水平,亦助力大宗商品融資去杠桿進程,因為隨著人民幣匯率今年以來進入雙向波動,利差已經成為貿易融資的主要收益來源。
不過,中國國內制造業資金緊缺以及融資難仍將支撐企業繼續進行融資行為。專家指出,盡管上周末中國央行降息,但實體經濟的利率水平并沒有明顯的下降。
Mysteel上周統計全球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仍逾億噸,且環比上升,港口礦石盡管價格多數時間低于進口礦水平,但庫存一直居高不下,盡管這可能與需求疲弱相關,更重要的則是行業融資難的限制。
一大型內陸鋼企負責人指出,盡管國內港口鐵礦石現貨多價格低,但其仍傾向于以美元采購進口礦,因為美元貸款成本低,用信用證采購成本更低,如果在港口采購現貨則需要用人民幣的全款支付,這將增加企業的現金成本。
“采購港口現貨要全款,但現在信貸政策很緊,所以很難,考慮的主要是資金問題,成本問題。”上述負責人指出。
不過盡管商品融資去杠桿進程加速,但未來貿易和金融相結合卻是發展趨勢,隨著商品價格透明公開化程度越高,暴利時代已經過去,未來企業需要運用更多的金融手段來管理風險,目的不在于獲取暴利,而在于保持一個穩定的資金回報率與企業利潤。
中國央行決定自周六起將一年期存款和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25和40個基點,并擴大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降息的重點是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促使實際利率回歸合理水平,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并將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