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數據驟降再次增加了全年經濟穩增長的壓力。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11月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速同比大幅下降至0.3%,進口在經歷兩個月的增長后又重回負增長,出口增速也不樂觀。在專家看來,實現全年外貿增速7.5%的目標幾無可能。
具體來看,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27萬億元,同比下降0.3%,相比10月8.4%的增速下降了8.7個百分點,同時也創下7個月新低。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速從10月的11.5%銳減至4.9%;進口9700億元,下降6.5%,在連續兩個月保證正增長后又重回負增長區間。
值得關注的是,下半年我國外貿月度順差規模也因進口走低而不斷擴大,11月同比擴大61.4%,達到544.7億美元,創下月度順差的歷史新高。受進口疲弱影響,中國11月貿易順差現“衰退性增長”。雖創下歷史新高,但并不是好事。這背后暴露出中國總體內需依然不足,隨著油價下跌,未來貿易順差料將保持高位,年內降準可能性下降。而出口不振也進一步加大了人民幣貶值壓力。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出口增速降低與去年11月高基數有關,進口負增長主要是受國家市場環境影響,大宗商品進口價格持續下跌,導致大宗商品進口總額下降,而大宗商品額占我國進口比例較大,所以大幅壓低了進口增速。“這是我國當前外貿面對一系列壓力以及外貿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共同結果。既有受制于國際環境被動降速的影響,也有提高外貿質量主動降速的因素。”
縱觀全年外貿走勢,由于外貿水分被擠出,今年前四月外貿增速兩降兩升。進入5月以來,隨著穩外貿“國16條”的出臺以及地方出臺的各種促外貿增長政策,我國外貿走出了一條增長曲線,其中9月外貿11.3%的增速更是創下全年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