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已被設定為穩增長。
上周四(12月11日)落幕的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為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同時,會議指出,關鍵是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平衡,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階段轉換和走向新常態的關鍵時期,必須妥善處理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促改革的關系,既要防止經濟重回高增長軌道,又要避免增速過快下滑。
“穩增長”再次提到首位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撰寫的報告預測,2015年中國實際GDP增速將略微放緩至7.1%,這一預測面臨三個主要下行風險:一是地緣政治因素導致歐洲經濟惡化;二是美國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預期,導致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資本大規模流出、匯率大幅波動和經濟減速;三是國內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導致房地產銷售、投資超預期減速。
中信證券提示,“穩增長”再次被提到了首位,這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防控債務風險”有很大不同。
一位部委人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很多行業正面臨生產和需求端的雙重擠壓,高杠桿使得區域性和局部性金融風險也存在爆發的可能性,并且就業問題很可能在經濟失速后集中爆發,一些穩增長措施很有必要。
12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1月主要經濟數據顯示,受到APEC限產及需求下行拖累,工業增加值回落到近六年次低水平;由于基建的高投資無法抵消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的疲軟,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降低。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要繼續實施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
首創證券預計,政府會在2015年加大減稅增支力度,財政赤字率會提升到2.5%以上。貨幣政策會根據經濟增速和美聯儲政策變化靈活應對。“如果經濟增速繼續回落,央行可能定向降存準。”
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結合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密切關聯。要切實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上來,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央行預計,各項改革措施的效果將逐步顯現,2015年的經濟結構將繼續得到改善。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在新常態的描述中,政府不會繼續采用較為激進的政策去維持7.5%的增長,設定7%的政策目標來穩定增長和就業將是較為平衡的選擇。
在侯云春看來,中國經濟新常態是指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或者說中高速、次高速增長這樣一個階段轉化的過程,“新”不同于過去傳統的粗放型高速增長,“常”不是一個短期、暫時現象,而是相對比較穩定的發展過程。
歷史經驗表明,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1000國際元的時候,經濟增速就要下一個臺階,大概下降30%。中國人均收入2013年已超過1萬國際元,到了經濟增速下臺階的窗口期。中國GDP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1.6%,卻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鋼鐵和54%的水泥。
對此,侯云春表示,這種資源消耗和方式難以為繼,中國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中信證券報告認為,新興產業則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并逐步取代傳統產業占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