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僅短短三天,一份厚達30多頁的《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已擺在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討論桌上。
4月10日,這份《意見》在中國政府網上登出,將《政府工作報告》拆解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等12個方面,62項重點任務,分別由83個部門分工負責。
與去年的《意見》相比,今年的《意見》分工更多更詳細。其中,國家發改委作為與宏觀調控密切相關的部門,任務最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62項任務進一步細分為99項任務后,發改委參與的有74項,作為牽頭部門的有32項任務。
83部門完成62項任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分別從改革開放、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民生以及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對今年工作作出部署。
這些任務工作由誰來推進?《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如何完成?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意見》中找到答案。
如何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常務會議上突出強調,當前要培育和升級新舊兩個“引擎”。
“新引擎”,指的是總理一直強調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李克強說,中國經濟去年增速放緩,但就業不減反增,這非常不容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幫了大忙!”
他強調,今年要保持這種勢頭,不能光靠去年推出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這一項,各方面要在自身利益上“動刀”,真正把大眾創業創新的熱情激發出來,以此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為激發大眾創業創新的熱情,《意見》提出,將“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大政府對教育、衛生等投入等具體任務,并明確由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等負責。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實則涉及多個任務,牽扯多個部門。首先,“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是今年全國兩會定下的方向,公共產品和服務又包括交通、水利、棚改等基礎設施,也包括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而要落實這么多內容,更離不開規劃、審批、財政等多部門的支持。
發改委牽頭32項任務
在《意見》明確的62項任務中,超過3個部門以上聯合行動的,占總數的九成,一些任務涉及的部門甚至多達十余個,達到20個以上部門的就有3個。
比如“繼續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這項任務,涉及23個部門,牽頭單位是環保部,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20余個部門參與合作。
而細數各項任務的牽頭單位,不難發現國家發改委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關鍵作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意見》對62項任務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共有99項細分任務,而發改委參與的就有74項,牽頭的有32項任務。
開放“禁區”,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也是本屆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府采取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設立基金等辦法,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項目;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意見》也提出,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為民間資本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宏觀管理部門之一,國家發改委已在積極落實中。據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巡視員歐鴻介紹,投資司正在梳理總結鼓勵社會投資相關政策的進展情況,推動部門抓緊出臺《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的配套文件,督促地方盡快出臺實施細則。
隨著我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逐漸提高,一些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的信心有所動搖。《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中國將繼續對外開放,更加有效地利用外資。
4月10日,由發改委牽頭起草的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正式開始施行。目錄中,外商投資限制類條目縮減一半,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準入得到了重點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