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將與我國裝備和產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強烈、合作條件和基礎好的發展中國家作為重點國別,并積極開拓發達國家市場,以點帶面,逐步擴展”的主要任務。
此外,《意見》還明確了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12個重點行業。
在過去,中國制造總是以物美價廉的商品形象出現在全球各地。而在這份《意見》中,推動產能合作,將以中國產業、中國能力與世人見面。
“我們不是簡單的把產品賣到國外,而是把我們的產業整體輸出到不同的國家去,同時幫助這些國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業體系、制造能力。”在20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表示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的合作,核心就在于通過這樣的合作把產品的貿易、產品的輸出推進到產業的輸出和能力輸出上來。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李慧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意見》確定的重點行業均為國內具有比較優勢,但產能過剩情況較為嚴重的領域。這一提法鮮明地將“一帶一路”相關裝備出口,與相關產業過剩產能向外轉移建立直接聯系,推動國內具有規模和技術優勢的裝備和產能走出去,滿足區域內互聯互通的需求。
倒逼中國制造提高競爭力
“中國要堅定不移地支持制造業的發展,特別是裝備制造業,通過國際產能合作,要把我們的裝備制造業放到國際市場上去進一步錘煉。”顧大偉認為,對裝備制造業來說,關聯的產業多,產業鏈條也比較長,吸納就業的能力也很強,是國家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集中體現。
作為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設備的生產制造,先進裝備制造具有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強等突出特點。
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超過20萬億元,占全球1/3,穩居世界首位,是當之無愧的全球裝備制造大國。
然而,和很多中國制造一樣,中國裝備尚未擺脫“大而不強”的魔咒,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研發設計水平較低,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礎制造工藝落后等問題表明中國裝備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
在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中國裝備亟需轉型升級,顧大偉認為,“走出去”正是給中國裝備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推進產能合作,可以把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產品,中國的制造放到國際市場上去,在國際環境下來展開競爭,這樣的競爭就會倒逼中國工業、中國企業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顧大偉認為,“這是中國經濟未來至關重要的一步。”
產能合作不是落后產能走出去
《意見》明確提出,將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12個行業作為重點,分類實施,有序推進。
細數《意見》列出的重點行業不難發現,其中鋼鐵、有色、建材等不少均是我國產能過剩產業,經常出現在許多地方淘汰產業目錄中。
那么國際產能合作是否意味著落后產能走出去?顧大偉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們要走出去的產能是我們的優勢產能,是我們的先進產能,這是《指導意見》里非常重要的核心。”
浙江工業大學新興市場國家工業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衍泰介紹,“產能過剩”是一個相對概念,其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特定地理空間的特定發展階段緊密相連,通常是指產能利用率過低,造成人員、生產設備的閑置和成本的浪費。
他強調,產能過剩并不意味著產能落后,如果與接收國需求匹配、并避免產生負面的經濟和生態問題,就不能說產能過剩有害。
在中亞、東南亞、拉美、非洲等很多欠發達國家,由于工業體系不完整,大量產品需要進口,迫切的希望提高他們的工業化水平。
“我們有能力,他們有需求。”顧大偉認為,通過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大規模的合作,對所在國來說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能力,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健全產業體系,帶動這些國家的就業和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