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遠洋科考功勛船“大洋一號”18日圓滿完成中國大洋第34航次返回青島,共歷時215天,航程28125海里。本航次中,我國科學家在中印度洋海盆首次發現大面積富稀土沉積物,并初步推斷劃出了兩個富稀土沉積區域。
中國大洋第34航次第五航段首席科學家石學法說,科考隊員對中印度洋海盆大約85萬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海底進行了地質取樣和同步連續淺地層和多波束測量。科考隊利用船載分析儀器對沉積物樣品進行了現場測試分析,在15站樣品中檢測出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達到成礦條件。
同時,科考隊員根據現場元素測試數據并結合淺地層和多波束測量資料,在中印度洋海盆初步推斷劃出了兩個富稀土沉積區域,為下一步在印度洋開展稀土資源調查評價和環境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礎。
稀土元素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各個領域。但從全球范圍來看,陸地稀土儲量正急劇萎縮,急需尋找新型稀土資源。而很多深海沉積物中稀土含量較高,深海海底可能成為稀土資源的潛在產區。
中國大洋第34航次總首席科學家陶春輝介紹,這個航次分為5個航段,其中前4個航段在西南印度洋中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開展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兼顧環境基線和生物多樣性等調查;第5航段在中印度洋海盆首次開展了深海稀土資源,兼顧沉積環境和生物多樣性調查。
這個航次是我國2011年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西南印度洋硫化物資源勘探合同》之后開展的第二個大洋航次。科考隊員在合同區26個區塊內開展了4000米間距的綜合熱液異常探測測線調查,圈定了多處礦化異常區。對龍旂、斷橋等典型熱液區的分布范圍和構造特征取得了新認識。
陶春輝介紹,這個航次實踐了海底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的工程化勘探。開展了近底磁力等勘探方法探索,形成了一套海底礦化異常區圈定的探測方法。
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進取者號”中深孔巖心取樣鉆機、電法探測儀等硫化物勘探關鍵設備在這個航次中取得應用突破,獲得了斷橋熱液區巖心序列樣品,顯示了這個海區具有較好成礦條件。這兩套裝備的應用,為深海多金屬硫化物勘探技術的突破積累了經驗。
此外,科考隊員系統獲得了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部分區塊的地質、地球物理、水文、環境等方面數據和樣品,包括海底照片、攝像、水文、水體異常、沉積物和巖石等。
今年1月至2月,“大洋一號”與搭載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向陽紅09”船同在西南印度洋中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開展科考作業,兩船最近時距離不足2海里,兩艘船互為補充,互相支持。
從1995年開始,“大洋一號”先后執行了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專項的多個遠洋調查航次任務,為中國大洋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