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東、天津、福建4個自貿試驗區各項試點任務全面鋪開,總體方案實施率超過90%”,8月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當天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國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各自貿試驗區圍繞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投資、貿易、金融、創業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有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數據顯示,前5個月,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共設立企業69177家。其中,內資企業65117家,注冊資本19520億元;外商投資企業4060家,合同外資3086億元,通過備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030家,合同外資3084億元,占比分別為99.3%、99.9%。在各地建設過程中形成了新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不斷優化,各自貿試驗區通關效率平均提高約40%。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試點由人民幣業務拓展至外幣。目前,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已會同有關部門及4省市總結形成了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建議,將在經過第三方評估,并履行必要程序后,推廣實施。
商務部當天還回應了國內外媒體高度關切的熱點敏感問題。
在回應加工貿易轉移問題時,商務部方面強調,鼓勵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并非要把在東部經營得好的企業強行搬到中西部,而是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推動向外轉移的產業優先轉到中西部。“東部也有相對欠發達的地區”,沈丹陽說,如果長三角、珠三角的加工貿易企業從一個城市轉移到東部欠發達的另一個城市,“我們同樣是支持的”。
另據介紹,根據國務院的部署,最近商務部會同財政部決定支持上海市、山東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廈門市開展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示范工作。示范工作包括推進肉菜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升級、建設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等。據悉,此舉旨在通過4個省份示范,打造一條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過程信息化追溯鏈條,推進生產經營全過程質量和風險管控,真正實現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打造放心消費渠道,助力消費轉型升級。目前,全國已有15000多家企業建成肉菜追溯體系,覆蓋經營商戶32萬余戶,初步形成了輻射全國、連接城鄉的追溯網絡。
此外,商務部還就一些涉外問題進行回應。在談到英國正在探討與中國開展自貿區談判問題時,商務部回應稱,中方愿與英方積極發展經貿合作關系,對與英方商簽自貿協定持開放態度,愿與英方就此展開研究。在談到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采取“雙反”措施時,商務部指出,美方的做法嚴重擾亂了全球光伏產業鏈的發展,令人遺憾。中美兩國同是光伏相關產品的主要市場,在該領域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中國仍然希望與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加強對話與磋商,通過業界合作妥善處理光伏產品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