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統計,只要一個企業涉及到環境風險、安全風險,銀行給它的貸款不良率都是明顯較高的,超過4%。”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說。
葉燕斐是在9月2日銀監會召開的“銀行業綠色信貸助力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發布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環境風險已經成為銀行不良貸款的重要驅動因素。
近期上市銀行2016半年報收官,采礦業新增不良明顯。其中,民生銀行采礦業不良余額逾2000億,較上年末激增1500億,增幅超過300%。國有銀行亦陷入其中,比如建設銀行采礦業不良貸款余額為122.1億元,較上年末增幅超過35%。
這些數據,也基本印證了前述銀監會官員的表態。多家上市銀行采礦業不良率遠超過4%,比如建行的為5.45%、招行的為14.3%、南京銀行的為18.8%等,而平安銀行連續兩期(2015年末、2016年中)未披露采礦業不良情況。
對于采礦業不良激增的情況,建設銀行首席風險官曾儉華指出,這是因為煤炭價格下跌較多,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的現象。他認為,雖然煤炭行業不良高,但損失少,因為有資產抵押,抗過經濟周期即可。不過,財新記者查閱2016年建行半年報發現,建行采礦業的貸款抵押率僅在12%。
“未來銀行業不良的壓力測試,應該考慮到環境風險的因素。”葉燕斐指出,過去銀監會和銀行做壓力測試,考慮到的宏觀因素比較多,比如GDP下降、M2增速下滑、CPI上升,以及跨境資本流出、匯率大幅度波動等。微觀因素上,主要考慮企業資金鏈緊張、杠桿率過高的情況,很少考慮環境、社會的因素,“事實上涉及到落后產能,涉及到環境方面違法違規、安全方面違法違規的企業,都會加大銀行不良。”
銀行業是中國金融業最主要、也是對環境風險敞口最大的金融部門。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下稱綠金委)主任馬駿曾對財新記者指出,銀行應該盡快考慮開展壓力測試,分析三種情景。
一是由于環境標準和執法力度提高,對煤電、水泥、鋼鐵、化工等高污染企業的排污收費會相應提高,可能導致銀行利潤下降和貸款不良率上升;二是未來如果開征碳稅,將會進一步提高高排放企業成本,推高貸款不良率;三是2017年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后,被覆蓋的高排放企業若不能按要求減排,就需要到碳市場購買額度,同樣可能導致成本上升,貸款不良率提高。
馬駿說,對這些情景開展壓力測試,可以使銀行提早識別環境風險轉化為信用風險的路徑,從而可能衍生出銀行內部支持綠色項目和抑制污染性投資的轉移定價機制,即在對污染性企業貸款的融資成本中加入“環境因素導致的信用風險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