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來到尼泊爾,到現在已經開了3家拉面館和一家美食城,平均每家餐館每天收入6萬尼泊爾盧比。”來自甘肅臨夏的馬占榮是臨夏縣占云國際清真肉食品公司負責人。他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尼泊爾投資,他的餐館讓在尼華人吃上了正宗的中餐。
尼泊爾大地震后,馬占榮的美食中心重新裝修,計劃今年下半年恢復運行。“當地基本上沒有高端的中國清真餐,所以我把餐廳改造提升了一下,定位于高檔清真餐廳。”更讓馬占榮欣喜的是,他的美食中心已獲得相關許可,辦理了進出口清真食品、中藥材的貿易手續,準備進一步擴大業務范圍。
像馬占榮一樣在尼泊爾“淘金”的甘肅商人還有很多。前不久,尼泊爾舉辦第六屆國際貿易展覽會,甘肅20家企業組團參展,展出了農產品、日用品、民族用品、服飾、裝飾材料、工藝品等百余種商品。5天時間,甘肅企業簽下的貿易訂單額超過百萬美元。
“這次展會的收獲之大出乎意料,大地震過后的尼泊爾百廢待興,商機無限。”甘肅凱達物流公司負責人李波說,展會上他們簽訂了每月100個車皮的貨物運輸計劃,將開辟中國西部專線,實現公鐵點對點聯運。為深耕尼泊爾市場,凱達物流甚至建立了由20多個營銷商組成的隊伍。“尼泊爾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市場,這也充分反映了尼泊爾與中國的貿易額在擴大。”李波說。
“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給內陸省份甘肅帶來了新的外貿合作空間和發展機遇,甘肅企業不僅在向西開放中尋找商機,同時也把目光瞄向了南亞地區。2016年5月份,甘肅開出了第一列“蘭州號”南亞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從蘭州出發至日喀則,通過吉隆口岸進入尼泊爾境內,最終到達加德滿都。去年10月份,這趟國際貨運班列實現了常態化運營。
“通過國際貨運班列,我們打通了國內至尼泊爾、印度專線運輸,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5%。”甘肅穆薩正通國際物流公司總經理張世平介紹,企業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設有子公司,在廣州、義烏、蘭州、成都、福建、河北等地設有分公司或分部,在西藏拉薩、吉隆和樟木口岸設有轉運庫,運營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平均每年運送貨物總價值超過20億元。“下一步要在尼泊爾建立一個海外倉,擴大現代物流,提高通關速度,縮短運輸周期,降低物流成本。”張世平說。
數據顯示,2016年甘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10%,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3%。“我們將推動中亞、南亞、中歐班列和國際貨運包機常態化運營,引導承運企業增加本地產品出口服務。”甘肅省商務廳廳長張應華介紹說,為培育一批外貿骨干企業,甘肅將依托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在傳統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扶持一批優勢出口企業率先發展,支持各市州創建外貿自主品牌和農產品出口知名品牌,在開放型經濟相對滯后的市縣實現突破發展。同時,甘肅將開展與相關國家的食品農產品國際互認合作,擴大貿易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