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地區的“一帶一路”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著領頭羊作用,吸引了不少中企參與。受訪專家表示,加強基建領域的合作能有效滿足各自的經濟發展需求,為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開創雙贏局面。
為東南亞國家基建“解渴”
東南亞國家雖擁有低廉的勞動力,但基礎設施匱乏,這已成為其吸引投資的巨大障礙。根據亞洲發展銀行發布的報告,在亞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中,五成以上資金需求來自東南亞地區。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每年僅因交通延遲便損失30多億美元。
中國社科院財貿研究所國際貿易投資室主任馮雷表示,東南亞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現了基礎設施建設速度趕不上投資增速的情況,尤其在東盟經濟共同體成立后,東南亞國家相對落后的基礎設施將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一帶一路”倡議為扭轉這一態勢帶來了契機。中國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及地理優勢,已成為東南亞國家在基建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泰國鐵路局原局長巴拉帕在今年7月舉行的研討會上表示,泰國選擇與中國合建鐵路主要是看中了中國豐富的高鐵實踐經驗。“中國的高鐵里程居世界第一,高鐵成本低,安全性高,這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如今,隨著多個基建項目的穩步推進,東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升級方案已初具雛形。中泰鐵路預計在三年內完工,它將進一步提升泰國在中南半島的交通樞紐地位,并惠及沿線國家。雅萬高鐵將帶動沿線商業、物流及旅游產業的開發,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馬來西亞政府也對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鐵路寄予厚望,希望將它作為泛亞鐵路的一部分,由此實現與泰國鐵路的連接,從而構建起從中國西南地區到馬來西亞的陸路運輸通道。
中國未進行落后產能轉移
對中企而言,參與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以高鐵為例,雅萬高鐵和中老鐵路全線均采用中國技術標準及中國裝備。馮雷認為,通過提出和運用自主設計的建設標準及規劃路線,有利于形成中國在基建領域的競爭優勢。
不過,也有部分國家指責中國在東南亞地區轉移過剩產能。對此,馮雷表示,“過剩產能”這一概念具有相對性,在某個國家相對落后的產業,可能正為其他國家所急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七次東盟—中國(10+1)領導人會議上曾指出,中國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裝備屬于優質產能,中方愿把相關企業以投資的方式轉移到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較大的國家。
在馮雷看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基建合作并不涉及落后產能,東南亞國家更不會自愿淪為落后產能的轉移地。“事實上,雙方合作能充分發揮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比較優勢,滿足雙方所需,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東盟自貿區框架下形成大市場,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流動,實現經濟轉型。這是符合市場原則的雙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