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中國正著力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圖為一列鄭歐班列駛出內蒙古二連浩特國門。(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7年12月25日,全國商務工作會議提出,中國將于2020年前進一步鞏固經貿大國地位,2035年前基本建成經貿強國,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在開放的范圍和層次上進一步拓展,更要在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布局、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拓展。面對“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的路線圖,我國如何穩步推進這一重大任務?
更平衡、更全面:著力“五個優化” 形成內外聯動
2017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達到25.1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按照美元計算,2017年我國外貿將再次突破4萬億美元。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任鴻斌指出,在貿易總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國外貿結構不斷優化,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外貿發展新動能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我國貿易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主要是創新能力較弱,出口產品質量、檔次和附加值有待提高。
黨的十九大提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在任鴻斌看來,推進貿易強國建設,要努力推進“五個優化”:一是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市場在全國外貿中的比重;二是優化國內區域布局,在鞏固東部沿海地區外貿的同時,更加發揮中西部地區在全國外貿中的地位;三是優化商品結構,在穩定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的同時,提高出口品牌、高技術含量產品在全國外貿中的比重;四是優化外貿經營主體,在堅持外貿大中小企業并重、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同時,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五是優化貿易方式,不斷創新貿易方式,做強一般貿易,提升加工貿易,發展其他貿易方式。
任鴻斌表示,要在穩定出口市場的同時主動擴大進口;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穩定資源性產品進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更加重視發揮進口對經濟平衡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促進外貿平衡發展。
2017年,是“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年。商務部綜合司巡視員宋立洪介紹,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為各方凝聚發展動力、推進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提供了重要平臺。2017年前11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9830億美元,同比增長15.4%,增速高于全國3.4個百分點。
幾年來,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穩步推進,尤其是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快速落地。2017年前11個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135.2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4.1%,同比增長13.1%;完成營業額653.9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8.7%,同比增長6.1%。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逐步從開放末梢走向開放前沿,開放型經濟發展空間廣闊。2016年以來,中西部地區12個試點地區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目前已確定首批向全國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24項內容加快向全國推廣。
商務部政研室主任沈丹陽表示,各試點地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形成各具特色的開放高地。下一步,將與12個試點地區共同努力,完成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確定的各項任務。
更理性、更從容:引導對外投資 推進外資準入
2017年前11個月,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075.5億美元,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123.7億美元,占對外投資總額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電力、機器人制造等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領域并購增多,上億美元并購項目達到52個。
2016年年底以來,有關部門在推動對外投資便利化的同時,加強了對外投資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查,非理性的對外投資得到有效遏制,對外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涉及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的對外投資大幅下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產業發展,有效引導支持對外投資。商務部合作司司長周柳軍表示,商務部將引導和支持有實力、有信譽的企業,特別是有清晰發展戰略的企業捕捉海外投資的商機,從而更好地帶動中國裝備、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服務“走出去”;以對外投資帶動貿易發展和產業發展,更好地配置資源,布局全球,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周柳軍表示,接下來將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繼續支持戰略清晰、堅持主業的企業對外投資;提高對外投資質量和效益;培育對外投資主體,鼓勵銀企、產學研、中外多方合作,推動設計咨詢、投融資、建營一體化企業聯合走出去;打造中國投資品牌。
與此同時,2017年,我國外商投資管理更加從容。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重大改革深入推進,96%以上的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從審批改由備案完成。2017年,我國修訂發布了新版《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新增139條鼓勵外商投資條目;修訂發布了新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分別減少27項和30項限制性措施。
“2017年1至1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815家,同比增長26.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03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8%。”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唐文弘表示,目前我國利用外資呈現新特點:一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實際吸收外資同比增長66.1%,占比29.5%,較2016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新增外資各類研發中心超過300家。二是區域布局持續優化,中部地區實際利用外資增速領跑全國增速。
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我國近1/2的進出口、1/4的工業總產值、1/5的稅收收入,推動了資源合理配置,促進了市場化改革,對中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唐文弘表示,2018年,我國將大幅度減少市場準入限制,深化制造業開放,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開放,逐步擴大教育、文化、醫療等生活性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開放,進一步引導外商投資的信心和預期;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落實準入后國民待遇,完善外資企業投訴保護機制,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更積極、更主動:支持多邊貿易 推動國際治理
2017年前11個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135.2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4.1%,同比增長13.1%;完成營業額653.9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8.7%,同比增長6.1%。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但在過去的一年中,世界上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保護主義抬頭。面對復雜形勢,中國更積極主動利用各種多邊場合,發出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聲音。
商務部世貿司副司長李毅紅介紹,2017年,中國政府多次表明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及其規則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有力地支持了多邊貿易體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和普遍認同。
2017年,我國分別與格魯吉亞、馬爾代夫簽署了自貿協定,與智利簽署了自貿區升級議定書,還簽署了優惠貿易安排性質的《亞太貿易協定第二修正案》。截至目前,我國共簽署了16個自貿協定,涉及24個國家和地區,自貿伙伴遍及亞洲、大洋洲、美洲和歐洲。我國與自貿伙伴的貿易投資額占我對外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雙向投資的比重分別達到25%、51%、67%。
商務部國際司司長張少剛表示,2017年,我們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積極依托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聯合國等機制平臺,建設性參與和引領多邊合作,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018年我們將繼續推進自貿區建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深化區域次區域合作,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國需要借助多邊貿易體制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多邊貿易體制也需要借助中國智慧和力量增添活力。”李毅紅說,我們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世貿組織各項活動,與世貿組織各成員一道,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