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貴陽8月4日電 (記者駱飛) 來自老撾的甘紹銘目前是貴州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盡管遠離故土,但來華一年多的他并不孤單,因為貴州大學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生有近千名,他們親切地稱呼這里為“第二故鄉”。
甘紹銘說:“在這里學習和生活得到很大幫助,尤其是有很多東盟同胞在一起學習,學校還專門舉行東南亞美食文化等活動,豐富了我們的留學生活。”
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東盟國家學生來華留學,他們中不少還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獎學金,學成歸國后進入重要崗位工作。同時,中國和東盟以青年留學交往而帶動的跨境教育合作越來越頻繁,內容也日趨豐富。
據了解,貴州大學作為“中國教育部政府獎學金院校”,近5年來該校東盟留學生數量逐年增長,累計達960余人。來自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的常年在校留學生近200人,占長期留學生總數的65%左右。
“留學生在這里能進行漢語進修及讀本科、碩士和博士,專業涉及計算機、法律、旅游、經濟等。”貴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成霞說,從學校畢業的留學生回國后基本都能找到工作,其中大部分在政府機構、銀行、學校等任職。
在此間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上,“中國東盟跨境教育合作對話”是嘉賓參與討論的重要話題。中國高校通過積極設立留學項目,吸引東盟國家學生來華留學,讓他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增進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了解,逐漸成長為繼續推動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的新生力量。
同時,中國相關教育機構和項目積極“走出去”,將國內優質的教育理念、師資水平等帶出國門,與東盟國家展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助力中國與東盟國家教育水平共同發展,增進相互了解。
記者從中國教育部了解到,東盟是中國境外辦學最集中的地區,雙邊跨境教育合作項目多,留學人員交流頻繁。目前已經有3個境外辦學機構,30個境外辦學項目。截至2015年,中國到東盟國家的留學生人數達到12萬,而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的人數已經達到7.2萬人。
據了解,中國政府支持高校開展國別和區域研究,在廈門大學、貴州大學和廣西民族大學分別設立3個東盟研究中心,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教育交流與合作。中國高校已開齊所有東盟國家語種。
今年4月份前往柬埔寨考察的貴州省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國際交流辦公室主任文佳介紹,中國-柬埔寨幼兒教育培訓中心目前已在該校掛牌成立,這一切源于柬埔寨學前教育急需人才培養和教學理念的輸入,而其所在學校具備的資源正好能夠滿足。
文佳說:“雙方將于今年9月正式開展合作,今后將互派人員交流學習,在擴展教育外援的同時,也積極推動中國教育理念和文化走出去,增強雙方了解。”
跨境教育既有機遇,也面臨挑戰。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尤其是跨境教育,部分學校走得快一點,還有部分學校處于初級階段。同時,文萊、柬埔寨等教育系統官員認為,應加大力度打破學歷認證與學分互認等壁壘,并開展適合于國家及國家需要的教育項目,推動跨境教育合作更務實。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建立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面向未來,加強教育交流合作,是打造中國-東盟關系新支柱的優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