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石家莊8月9日電 (記者李俊義、任麗穎、高博) 13年前,曹妃甸港區打下第一根樁基,如今邁向“大船時代”,由集疏大港向綜合貿易大港轉型。短短的時間內,曹妃甸港發展迅猛,確立起了自己未來的戰略坐標——打造國際新港,構筑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上的重要支點!
——憑借獨特優勢 打造世界鉆石級良港
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一書中寫道:“茲擬建筑不封凍之深水大港于直隸灣中。”然而由于時局所限,終其一生,這一方略未能付諸實施。
時光跨越百年,孫中山先生的“夢想”終于成真。2003年3月,以通島公路開工為標志,曹妃甸正式拉開了建設序幕。在10多年的時間里,曹妃甸從一個不足4平方公里的荒島,變成一個210平方公里的希望之城。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淺灘。”曹妃甸港區擁有深水岸線69.5公里,港口常年不凍不淤,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的“鉆石級”港址,可建260多個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
自2005年底曹妃甸礦石碼頭一期工程國際通航以來,曹妃甸港區生產運營保持了高速增長,目前已成為河北省第一大港,推動唐山港在全國沿海港口排名上升到第四位。經過“十二五”開發建設,曹妃甸港區礦石碼頭、原油碼頭、煤炭碼頭等24個泊位已建成通航,深水大港初具規模。“十三五”期間,曹妃甸港將建成5萬噸級以上泊位130多個,設計年通過能力突破6億噸。
去年,唐山港貨物吞吐量突破4.9億噸,是全國最大的進口鐵礦石接卸港、最大的鋼材輸出港、第二大煤炭能源輸出港、重要的油氣能源進口基地及儲備中心、環渤海地區重要的集裝箱運輸支線港。唐山港集裝箱吞吐量連年快速遞增,呈現躍升趨勢。2015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152萬標箱,是河北省首個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的港口,有效帶動了腹地加工產業發展和食品、石材等物資貿易。
目前,唐山港已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160個港口實現通航,年貨物吞吐量達4.9億噸,全球港口排名榜上位列第七,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港口之一。2020年唐山港吞吐量力爭突破6億噸,集裝箱500萬標箱,國內國際航線200條。
2015年,曹妃甸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9.5億元,同比增長4.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5.8億元,增長3.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6億元,增長10.2%;固定資產投資770.5億元,占調整任務的107%。特別是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開工產業項目40個,總投資1430億元。其中北京項目31個,總投資1401億元。
經過13年的開發建設,曹妃甸“長”大了50倍,相繼被授予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河北省首家綜合保稅區、循環經濟示范區稱號,成為曹妃甸獨特的金字招牌。在工業區既成的67平方公里土地上,港口、鐵路、公路、輸水、輸電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相繼完成,具備了產業項目大規模集聚的基本條件。
——邁向“大船時代” 由集疏大港向綜合貿易大港轉型
2015年6月23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按照國家大噸級礦石船接靠方案的最新布局,在全國批準4個港口、7個泊位可接卸40萬噸礦石船,曹妃甸港集團礦石碼頭兩個泊位位列其中。
4個月后,來自巴西的40萬噸級超大型礦船“宏遠號”停泊于曹妃甸港礦石碼頭,并完成卸載作業,這是首艘駛入渤海灣的超大型船舶。今年2月份,中國香港籍40萬噸級船舶中華輪安全停泊在曹妃甸港區礦石三期5號泊位,標志著唐山港進出40萬噸級散貨船舶常態化,唐山港正式邁入“大船時代”。
順應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曹妃甸港積極發揮40萬噸級專業礦石碼頭潛能,與國際航運公司、國際礦山加強對接,吸引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優質高品位礦石向本地區聚集,承接更多的大型、超大型礦石船舶到港運輸,進一步顯現大船舶、大港口的組合效應,降低綜合物流成本。
比利時最大的海港、歐洲第二大港——安特衛普港總裁Marc Van Peel于2015年9月給曹妃甸港集團董事長王克生發來邀請函:“我誠摯的祝賀貴港近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曹妃甸港儼然已成長為中國北方散貨和件雜貨的集散大港。這種成就在其他港口從未發生過。貴港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真摯的邀請您來訪安特衛普港。我們將就兩港間的合作交換意見看法。”
遠在歐洲的世界大港,何以向曹妃甸港拋出橄欖枝?近年來,曹妃甸港外貿鋼材運量呈幾何式增長:2012年68.7萬噸、2013年112.8萬噸、2014年536.6萬噸、2015年高達850萬噸……而安特衛普港主要承擔歐洲鋼材進口業務,每年進口鋼材的50%來自于曹妃甸港。
內蒙古通往蒙古國最大的口岸城市——二連浩特市政府提出與曹妃甸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蒙古國及二連浩特新的出海口。
7月18日,唐山港與天津港投資成立集裝箱碼頭企業的框架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唐山市舉行。根據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唐山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負責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并逐步收購唐山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100%股權。合資企業成立后,將在年內啟動京唐港區3號港池北岸的集裝箱化改造。到“十三五”末期,京唐港區集裝箱泊位將由目前的4個增加到10個。此舉標志著兩港開啟了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之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河北省與天津市港口資源整合的重大突破。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津冀兩地共同努力下,增設天津自貿試驗區河北曹妃甸片區的請示已上報國務院,目前正在審批過程中。同時,以天津市175條自主創新政策為基礎,初步篩選出了89條擬在曹妃甸率先復制推廣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
——依托“一帶一路” 建設“世界新港”
今年,曹妃甸區正式提出建設“世界新港”的目標。即以建設世界知名的綜合貿易大港為目標,在港口功能、港口貿易、港口實力上實現新提升,推動曹妃甸港口由二代向三四代轉變。到2020年,實現港口功能全面完善,港口對產業、城市的拉動全面提速,國際合作全面拓展。
隨著“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曹妃甸港作為貫通亞、澳、非、歐的區域物流節點及資源配置中心的優勢地位將不斷提升,輻射范圍也將大為延展。
今年1月27日,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聲,由內蒙古伊泰集團發運、裝有4080噸煤炭的列車,緩緩駛入曹妃甸港。這是蒙冀鐵路去年底全線貫通后,曹妃甸迎來的首輛內蒙古貨車。2月21日,滿載5300噸鈦礦的集裝箱班列從曹妃甸南堡站發往甘肅低窩鋪,標志著曹妃甸港至甘肅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正式開通,這是曹妃甸港海鐵聯運項目開辟的新貨源、新通道,也是曹妃甸港西北戰略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縱深推進的集中體現,將大大促進該港在西北地區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以內蒙古為主的我國西北部地區是曹妃甸港最直接的輻射腹地——目前,內蒙古及山西、陜西、寧夏、甘肅、新疆等西北腹地年下水煤炭量約3.5億噸,鋼材2000萬噸,進口鎳礦、鋁礬土及其它有色礦約2000萬噸,出口化肥約1000萬噸, PVC、冷鮮貨等其它貨物數量也非常可觀。蒙古國進出口貨源以煤炭、銅精粉、螢石、畜牧產品等為主,年進出口量不低于5000萬噸!
但是,長期以來,鐵路成為海量貨物運輸的掣肘。目前,內蒙古范圍內鐵路總里程約1萬公里,年運輸量約2.1億噸。盡管有集張、集二、集遼、集包、包蘭、包滿、包甘、包策、包哈、京包等多條主干鐵路,但內蒙古鐵路下水渠道多年來大多由上世紀初建成的京包鐵路運輸至天津港承擔,一方面,目前京包鐵路的運量及運輸品種已經飽和,另一方面,天津港未來發展目標定位于集裝箱運輸,因此,內蒙古貨物鐵路下水渠道瓶頸問題日益凸顯,不僅整個水鐵聯運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而且,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015年12月1日,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工程,臨哈鐵路(內蒙古臨河——新疆哈密)全線貫通:東起臨(河)策(克)鐵路川地托站,西與蘭新鐵路(哈密東站)接軌,從而構成了新疆連接內地的第二條鐵路通道。
下一步,就是如何找到一個更便捷的出海口,蒙冀鐵路給出了回答。蒙冀鐵路于2009年開工建設,起點為內蒙古鄂爾多斯,終點為唐山曹妃甸港,全長約1000公里,設計運輸能力每年2億噸。蒙冀鐵路進入河北后,改稱張唐鐵路,全長525公里。正是張唐鐵路與冀蒙鐵路的接軌,形成了一條貫通內蒙古及西北部鐵路體系下水貨物通向大海的一條重要物流大通道——它不僅有力地完成曹妃甸港對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新疆)、與內蒙古連接的蒙古國、與新疆連接的中亞等國的腹地全覆蓋,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繞開京津城區,實現曹妃甸港與西北地區的大規模互聯互通。屆時,曹妃甸港借力40萬噸大型散貨運輸船的運輸和礦石綜合保稅區,成為整個內蒙古、我國西北部地區、蒙古國乃至中亞地區腹地最便捷、運輸成本最低的新的出海口,進而構成我國“一帶”與“一路”的新的支點。
業內人士認為,臨哈鐵路額濟納至哈密段鐵路通車,使曹妃甸港與內蒙古、新疆鐵路網實現全線貫通,并可通過第一、第二亞歐大陸橋直達歐洲;而曹妃甸港與冀蒙鐵路、大秦鐵路等我國三條能源大通道中的兩條相通,這將改變我國西北部大宗貨物的出海口,通過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的貨物,也可另辟蹊徑至曹妃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