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8月19日電(記者趙暉、樊宇)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日前公布最新預測稱,2016年拉美經濟將萎縮0.8%,幅度超過去年的0.5%。其中,第一大經濟體巴西經濟預計下滑3.5%,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經濟降幅分別為8%和1.5%。
與此同時,作為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拉美的雙邊貿易額也在2015年出現了“黃金十年”后的首次下滑,比上一年下降超過10%。
盡管如此,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柴瑜看來,如果僅憑這些數據就對拉美經濟和中拉經貿合作前景表示悲觀,其實大可不必。拉美整體經濟處于可控范圍內,不太可能發生地區性經濟危機。而中拉貿易額波動是世界貿易萎縮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推動中拉經貿合作提質升級的內在動力。
柴瑜告訴記者,過去一年里,在內外不利因素相互疊加的作用下,拉美經濟表現得“不盡如人意”。就外部環境而言,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低迷、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斷,導致市場信心不足。
就內部因素而言,過度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經濟模式使一些拉美大國出現了“去工業化”的短視行為,錯過了實施經濟結構升級的大好時機。同時,隨著出口收入減少,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施展空間被大幅壓縮,對國內投資和消費的刺激作用減弱,政局不穩更是加劇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柴瑜說,雖然從整體上看拉美將出現30多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經濟負增長,但地區內部呈現出分化趨勢,除南美地區下滑2.1%外,中美洲和墨西哥由于受到美國經濟緩慢復蘇的拉動,預計將實現3.8%和2.3%的增長。
另外,目前拉美經濟并沒有呈現出明顯的危機癥狀。自上世紀80年代爆發債務危機以來,拉美曾淪為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代名詞”,抵御外來風險的能力低下。但步入21世紀后,拉美國家普遍實施更為審慎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通過執行嚴格的通脹和財政赤字雙目標制,將通脹和外債水平維持在可控范圍內,風險敞口有所縮小。
與此同時,過往的危機讓拉美與國際市場接軌意識增強,新興的中產階級對優質產品有更多需求,國內供求平衡開始向需求方傾斜。廣闊的市場、旺盛的需求以及投資便利化政策相繼出臺將使拉美重新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的“香餑餑”。
這也為中國強化與拉美的經貿合作提供了良好機遇。柴瑜指出,受大宗商品劇烈波動影響,以貿易為主導的中拉合作模式正在遭遇瓶頸。隨著中拉攜手步入經濟新常態,經貿合作開始逐步邁向貿易、投資和金融多引擎牽引時代。
2015年中國對拉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達到214.6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67%。投資涉及能源、礦產、農業、金融、基礎設施、制造、服務業等諸多領域,在投資領域實現了優勢互補。
據全球金融數據提供商迪羅基公司統計,2016年以來,中國投資商共在巴西發起總額為106億美元的并購案,占外國企業在巴西并購總額的60%,并超過去年全年中國在巴西投資的一倍以上。另據《圣保羅頁報》透露,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準備斥資87.2億美元收購巴西第三大電力企業CPFL。
面向未來,柴瑜建議,中拉之間應加大貿易和投資協定的覆蓋面,同時通過加強與美洲開發銀行等多邊機構的合作,鼓勵拉美國家開辟一些經濟特區和開發區作為“試驗田”,并將成功經驗及時推廣。
對于企業來說,她認為,做好前期調研尤為重要,要加大對當地政策和市場的深入研究。“只有做好功課,才能期待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