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緬甸北部各方尚未簽署全國停火協議,但國人渴望緬北實現徹底、全面和持久和平。因為除中緬山水相連外,中國第四條能源大動脈穿越緬甸中北部,這就是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所幸的是,至今緬北沖突沒有殃及這一重大工程,筆者日前隨“網絡名人環球行”代表團訪緬時獲悉,該項目進展順利,前景令人鼓舞。
筆者等從位于曼德勒的工程總控中心了解到,截至4月12日6時,中緬天然氣管道自試投產20個月以來,已向國內供氣47.4億立方米,向緬甸累計分輸2.12億立方米。為緬甸分輸所建的第四個分輸點到達站已從4月7日開始分輸。截至12日6時,已供氣28.54萬立方米,主要滿足當地發電需要。此外,原油管道繼續按設計方案和進度有序推進,已進入水聯運階段……無論是實施“走出去”戰略,還是確保中國能源安全,抑或讓各國搭中國便車,分享中國發展紅利,中緬油氣管道項目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明顯的標本意義。
也許有人不解,為何要費時、費力、費錢從印度洋安達曼海穿越緬甸來鋪設油氣管道?作為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初級階段和高速發展的中國,石油天然氣消耗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且近六成依靠進口,并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并經馬六甲海峽這個唯一海上通道,海路油氣供應一旦受阻,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拓展油氣進口多元化、運輸通道網絡化成為中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借助中緬管道,中國將完善中亞油氣管道、中俄油氣管道和海上油氣管道的均衡布局,增強油氣輸入的抗風險性。
其次,油氣管道借緬甸進入云南,對中國西南部油氣管網建設和西部大開發價值巨大,因為如何廉價而高效輸送油氣,決定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率,以及國民的生活水準和品質。放眼世界,北美、俄羅斯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無不具備完整、均衡和全面覆蓋的油氣管網。美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管網,整個北美天然氣干線管道超過48萬公里,美國境內成品油管網長達15.29萬公里,遍及50州。俄羅斯油氣管道運輸系統長度和運量列世界第二,干線油氣管道總長23.1萬公里,90%的原油和100%的天然氣均實現管道輸送。歐洲則是世界天然氣管網最密集地區,建有12.6萬公里輸氣干線管道,18座LNG接收站和60多個地下儲氣庫。
中國目前油氣管網總長大致為10萬公里,與上述國家和地區差距不小。因此,中緬油氣管道項目還承擔著西南補漏、全國織網的戰略功能。該項目由天然氣管道和原油管道各一條構成,其中,天然氣管道起始于若開邦皎漂蘭里島,原油管道起始于若開邦皎漂馬德島,經緬甸4省邦從中國瑞麗入境后分流,并與全國管線聯網。據悉,該項目天然氣管道長793公里,緬甸下載點設計輸送量為120億立方米/年,初期為52億立方米;原油管道長771公里,緬甸境內設計輸送量為2200噸/年,相當于2014年中國總進口量3.1億噸的10%左右。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值得一書,不僅在于它確保能源安全的長遠意義,還在于它是走得出去、立得起來、站得穩當、經得起考驗的成功樣板。近幾年中國部分重大項目海外落地連續受挫,仔細梳理和盤點后可以發現,中緬油氣管道本身的運作方式確有可圈可點之處,也符合今天的世界政治和經濟潮流。
首先,它是多方參與、利人利己的多贏項目,是具有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性質的系統工程。該項目由中國、緬甸、韓國和印度4個國家的6家企業聯合投資約40億美元,形成“四國六方”機制,確立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同舟共濟的伙伴關系。緬甸作為東道國,每年可直接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包括稅收、投資分紅、路權費、過境費、培訓基金和經濟社會援助資金。據中方負責人、中石油東南亞管道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昌亮介紹,盡量為緬甸創造就業機會,努力為本地培養人才,是該項目的宗旨之一,體現為“主要人才本地化,核心人員國際化”。項目在土建階段及高峰期給當地提供就業崗位達6000多個。根據緬甸投資法,本國管理人員比例還將由最初兩年的25%逐步增加到第六年的75%,因此,緬甸還將收獲長遠的人才紅利。同時,印度和韓國也有利可圖,因此全力支持這一項目。
其次,它是全程透明、國際化規范和運行的商業項目。作為中緬政府大力支持也驚動各方的重磅項目,中石油通過公開競標成為主要投資方和經營主導方,調配具有國際視野和操盤經驗的人員落實。這個“四國六方”聯合體在合資公司框架和商業通行規則基礎上處理內外關系,努力推動工程順利實施,坦然接受媒體、NGO、緬甸政黨和議會的監督、質詢乃至挑剔,切實做到在陽光下運行,也自然避免了各種不測風云和無妄之災。
其三,妥善處理開發與保護、征地與賠償、獲取與給予的辯證關系,在體現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堪稱楷模。緬甸是個多民族、多宗教和文物豐富的國家,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不僅聯合多方代表組成征地機構,而且管線沿途堅決繞道改線,盡量不占、少占耕地,保護寺廟、佛塔、學校、墓地、自然保護區和文物。對工程所用征地,依據國際慣例和緬甸法規,不僅先賠償后用地,而且直接將賠付款發放到村民手里,做到手續完備,過程透明可控,賠付不打折扣。此外,工程啟動前,項目以公開招標方式,邀請國際知名機構進行環境評估,并依據國際通用原則和標準形成報告。
第四,盡量讓管道沿途民眾得到實惠,避免計較一時得失。緬甸基礎設施薄弱,經濟落后,該項目特別注重改善沿線村民的生活狀況和條件,先后投入2000多萬美元造福當地人民,包括援助111個公益項目,僅援建學校和醫療站就各達67所和23所。這些項目惠及80萬緬甸百姓,體現了中緬人民間的“胞波”深情。也正因為把當地民眾當做手足善待,他們才由衷理解、支持和配合工程的實施,進而使項目成為朝野認同、上下滿意、內外首肯的難得范本。
“走出去”不是個新概念、新事物,但是,如何“走出去”,并且走成功,是個因地制宜、因時而變的常新課題和挑戰,也是每個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無法回避的新現實。中緬油氣管道工程,有創新,有突破,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