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嚴蕾、金正)由日本主導的第六屆非洲發展東京國際會議28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閉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會上宣布了新的對非援助計劃。
觀察人士認為,日本高調援助非洲的背后隱藏著諸多利己的經濟和政治圖謀,但由于種種因素的掣肘,這些圖謀最終未必能夠實現。
開出“誘非支票”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對此次會議極為重視,將其定位為繼5月七國集團伊勢志摩峰會后日本今年的又一重大外交活動。安倍親赴肯尼亞出席會議,成為15年來首次訪問該國的日本在任首相。隨行者除外相岸田文雄外,還有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征以及數十家企業和團體的代表。
安倍27日在會議開幕式上宣布,今后3年內,日本政府和民間將向非洲投資總計300億美元,并實施1000萬名人才培養計劃。他還提出要設立“日非官民經濟論壇”,日本政府閣僚及經濟團體高層要每3年訪問一次非洲,以謀求加強雙邊經濟關系。
根據日本政府在會上發布的援非計劃,日本將主要在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體系、人才培訓三方面進行援助。會議期間,22家日本民間企業和機構還與26個非洲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73份諒解備忘錄。
為配合此次會議,日本執政的自民黨還向相關非洲國家派遣議員代表團,分3組訪問13個國家,與各國相關人士展開對話協商,建立聯系。
暗藏政治野心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高調舉辦此次會議并作出一系列承諾,看似是對非洲的重視和“慷慨”援助,但背后隱藏著利己的經濟和政治圖謀。
在經濟方面,非洲豐富的資源是日本看中的目標。近年來,隨著非洲經濟發展,非洲市場越來越受到日本關注。
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指出,日本對非貿易和投資有著明顯的資源導向性,其對非經濟合作主要集中在南非、肯尼亞、埃及、尼日利亞這些資源豐富或戰略地位重要的國家。
在政治方面,日本企圖通過經濟援助擴大其在非洲的影響力,以實現爭取“入常”和與中國展開競爭的目的。
本世紀初,日本表明要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這一努力在2005年遇挫。日本意識到,擁有50多個聯合國成員國的非洲是一個“大票田”,日本要“入常”,非洲國家的支持不可或缺。安倍在本次會議的演講中稱,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是日本和非洲的共同目標。他呼吁與會領導人為達成這一目標共同前進。
另一方面,中國與非洲關系快速發展,日本對此早就“眼紅”。本次會議上,日本的對華競爭意識暴露無遺。安倍在演講中多次強調“質量”一詞,日媒稱此舉意在打造所謂“有別于中國”的日本形象。他還提及要與非洲在海洋安全問題上合作,稱要把連接亞洲和非洲的海洋之路打造成“遠離力量與威壓、重視法治和市場經濟之所”,日媒稱此言針對的是中國海洋活動。
圖謀難以實現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日本加強對非合作聲勢很大,但由于在實際實施中存在諸多問題,日本通過援助拉攏非洲國家支持其政治野心的目的難以達到。
首先,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政府財政資源有限,無法持續支撐大規模對非援助。肯尼亞計劃部前經濟顧問邁克爾·切格指出,在過去20年里,每當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時,日本就會大幅縮減對非援助。
其次,盡管日本政府已將對非援助由直接援助逐漸轉為官民合作援助,甚至以民間投資為主導,但日本企業對非投資意愿不足,并且在成本等方面競爭力低下。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理事長石毛博行介紹,目前在非洲運營的日本企業只有687家,與全球范圍內的7.1萬家日本企業相比,不足百分之一。這使得日本政府將加大對非援助的希望寄托于民間投資的想法難以實現。
再次,援助非洲的方式不受歡迎。劉鴻武說,日本作為發達國家和七國集團成員國,其對非合作深受西方國家援助思維的影響。由于援助往往與受援國國內政治問題掛鉤,受援國對此多有不滿。這樣的援助往往不能符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