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張鐘凱、呼濤) 以色列被稱為“創新創業的國度”,人口不到900萬,卻擁有大約5000家初創企業,是全球人均占有初創企業密度最高的國家,也是全球人均占有風險投資最高的國家。
“是什么讓以色列的創新能力如此之強?”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與以色列從小重視思辨的教育體制、不怕失敗的文化氛圍和扁平化的等級制度等密切相關。
談到以色列和中國的創新差異,馬騰并不認為中國的創新僅僅關注于商業模式。他援引了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曾經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僅在2014年研發投資就近2000億美元,從絕對值來看,位居全球第二,中國正由“汲取式創新”向“領導式創新”轉型。
“創新,創新,創新!”馬騰用漢語清晰地說了出來,“中國政府現在正在大力倡導和支持創新,這是正確的方向。中國正邁向世界創新強國之林,我確信!”
馬騰指出,在建設創新強國的道路上,以色列可以助中國一臂之力,雙方優勢互補,通過合作可以讓中國的創新更加現代化。
據馬騰介紹,目前以中雙邊合作主要基于三個平臺。一是兩國政府成立的聯合工作組,通過項目支持和促進商業交流等推進雙邊經濟合作;二是與新疆、甘肅等西部五省區建立的農業合作機制,推廣先進農業技術;三是聚焦科教文衛等領域創新合作的“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及其制定的中以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劃。
“中以常州創新園”建設就是中以創新合作的具體項目之一,這也是馬騰任大使四年來第100次訪問的地方。
“他們有一個合作企業是生產食品添加劑的,這么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卻可以成為中以合作的一個項目,可見我們雙邊合作的潛力非常大。”馬騰說。
就在9月底,在以色列商業中心特拉維夫舉行了第二屆中以創新投資峰會,數百名中國投資人、企業、學者和地方政府官員等參會尋求合作機會。在此之前,第十六屆“走向以色列”中以投資高峰論壇首次走出以色列來到中國,近百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參會。據馬騰介紹,從去年以來,幾乎每三個月就會有類似促進以中雙邊交流與合作的論壇舉行。
據了解,目前中國對以色列的投資占以色列吸引外資總量的比例超過20%,中國是以色列全球第三、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1992年兩國建交時,雙邊貿易額只有約1億美元,去年已經超過了110億美元。
據馬騰介紹,目前中以之間的合作主要聚焦農業、信息科技和醫療保健等領域,其中醫療保健方面合作項目眾多。
“明年是中以建交25周年,我們以后要加強合作,尤其在醫療保健領域,要加倍投入,甚至三倍投入,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馬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