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德國和中國貿易總額約為1700億歐元,創雙邊貿易歷史紀錄。中國首次超過美國和法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在當前世界經濟低迷,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德貿易逆勢增長傳遞出經濟合作互利共贏的積極信號。
中國在德國全球貿易戰略格局中的重要性提升
2016年是德國貿易“豐收年”,特別是出口再創新高,獲得了高達2529億歐元的貿易順差。從區域看,德國與歐盟其他國家的貿易保持健康發展,但在歐盟以外國家,由于全球貿易疲弱和部分地區政局不穩定,德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下降、貿易量萎縮。
中國則是一個例外。去年德中貿易額逆勢增長4.1%,達到1698.7億歐元。同時,德中貿易額在德外貿總額所占比重由2015年的7.5%升至7.9%,中國在德國全球貿易戰略格局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其中德國對華出口額增長了6.8%,為761億歐元。德國對華出口成為去年中德貿易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駐香港代表郝劍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表示,德中貿易在全球貿易萎靡不振背景下取得如此亮麗表現,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高質量和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德國產品一直受到中國客戶歡迎,比如汽車、機械和化工產品。近年來,醫療技術、食品和工業4.0相關高科技設備成為新的發力點。其次中國經濟日趨國際化,德國將購買越來越多的中國高科技產品。比如2016年德國從中國進口的機械產品就增長了7%。他指出,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穩健發展,德中貿易有望進一步發掘潛力。
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德貿易額增長迅速。中德貿易額通常占中國與歐盟貿易額的1/3。德國外交部的聲明認為,中國經濟轉向更可持續、注重消費和以創新為驅動的增長模式,對德國企業意味著巨大機遇。
郝劍飛認為,德國和中國都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德中有望進一步發掘合作潛力。郝劍飛表示,在公平商業環境下加深貿易和投資有助于在德中兩國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將擁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德中兩國都有意愿推動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發展
法國長期是德國最大貿易伙伴,但2015年由于美國經濟改善和歐元疲弱,美國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在美國、法國和英國之后排第四位。2016年,美國從德國的進口減少了5%。德國工商大會報告認為,美國經濟處在上升通道中。去年進口減少主要因為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增強,今后幾年美國很可能重回德國最大貿易伙伴的位置。
同時,美國依舊是“德國制造”的最大市場。美國去年從德國進口價值1070億歐元的產品。美國和英國共為德國貢獻了約100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鑒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傾向和英國脫歐,德國的出口形勢面臨變數。美國政府官員曾宣稱德國有意保持歐元弱勢以促進其出口。
德國聯邦副總理加布里爾強調,如果美國真要打貿易戰,那歐洲就必須加強同亞洲的伙伴關系。德國批發和外貿協會認為,受新一屆美國政府保護主義政策傾向影響,德中貿易關系有望進一步加強。
德國《商報》文章說,德國與中國的聯系進一步加強,雙方都有意愿推動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發展。報道說,德中決定在電動汽車領域進一步加強協商合作,就是這一意愿的體現。
德國部分人士限制中德經濟合作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英國《金磚國家郵報》認為,中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是向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發出的警告。兩國領導人都表態支持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多邊主義。作為今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的主席國,德國選定的主題是“塑造一個相互連通的世界”。人們期待德中兩國為維護開放的全球經濟繼續努力。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商處公參王衛東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德同為出口大國,都從全球化的發展中獲益,尤其是德國這樣的國家,由于市場容量有限,其經濟對貿易的依賴度更高。中國面臨經濟調整結構、以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的挑戰,也需要通過同德國在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來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中德兩國作為提倡貿易自由、投資便利化的國家,更應該攜起手來,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向世界釋放積極的信號。而且合作應該跨越簡單的進出口貿易,通過合資、并購、設立研發中心乃至綠地投資等方式,密切兩國經濟的聯系。
王衛東也指出,中德經貿合作進一步發展不無挑戰。比如德國部分人士依然把中國的發展視為對德國經濟優勢地位的威脅,還在想方設法限制中德在經濟領域的合作,這是不明智的。此外,歐盟委員會提出以所謂“市場扭曲”的概念和標準替代“非市場經濟”的概念和標準,只是在變相延續原有做法。中方期待歐盟方面完全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所做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