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4次會議通過了關于“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糧食權”的兩個決議,明確表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首次載入人權理事會決議。
從先后載入聯合國和安理會決議,到進入國際人權話語體系,作為中國理念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然獲得了廣泛的國際認同,并凝聚起越來越多的和平希望與發展力量。
引發世界共振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源于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的重要演講。他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4年來,習近平在國際國內重要場合100多次談及命運共同體。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他提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等5點主張,擘畫了中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線圖;在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上,他闡釋了邁向命運共同體的“四個堅持”;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氣候大會、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文化、生態、互聯網治理等諸多領域得到延伸和應用。
進入2017年,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繼續生根發芽。1月18日,習近平在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通過“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社會層面”決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關于阿富汗問題的決議強調,應本著合作共贏精神推進地區合作,以有效促進阿富汗及地區安全、穩定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助力和平發展
加大力度推動減貧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去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為巴黎氣候大會成功作出歷史性貢獻;加強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難民危機、網絡安全、自然災害……
中國不僅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者,更是最有力的踐行者。同時,中國也為這一理念貢獻了“中國方案”,提供了可供搭乘的“快車”“順風車”。2013年,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3年多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助力全球經濟增長重現活力;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順利運行,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引擎。
如今,世界經濟發展疲弱,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世界各國紛紛“向東看”。而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動的當下,中國堅持擁抱經濟全球化,成為人類共同發展的“定海神針”。
未來的中國,將與世界經濟更加深度交融:預計今后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將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
推動合作共贏
在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看來,選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選擇主權平等、對話協商、合作共贏的未來發展之路。
“在全球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刻,‘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更加具有積極意義。”意大利國際問題專家吉安卡洛·帕納雷拉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解決全球問題意義重大。
“我們歡迎這一理念,這一理念與我們國家人民的生活非常相關。”阿富汗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哈茂德·賽卡勒表示,無論是喀布爾和烏魯木齊實現復航,中阿貨運直達專列開通,還是中國倡導共同應對暴力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威脅,阿富汗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直接受益者。
在巴基斯坦常駐聯合國副代表阿夫塔卜·庫雷希看來,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和平相處、彼此尊重”。只有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各國才能摒棄過去的叢林法則和零和博弈,自由選擇各自的發展道路,互相包容,加強合作。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更是高度贊同習近平提出的這一理念。“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而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古特雷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