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內部關于巴黎協定的爭議已持續數月。一方以史蒂夫·班農和環保署 (EPA)署長斯科特•普魯伊特(Scott Pruitt)為首,表示美國國內法律規定不能在已簽署的協議中弱化承諾,這加大了堅守巴黎協定的難度,因此建議直接退出。
另一方則包括總統女兒伊萬卡、國務卿蒂勒森及其同僚, 他們相信協議允許不同國家下調減排指標,所以留在原有協議內但是修改承諾比直接退出要好。同時,能源部長里克·佩里(Rick Perry)也呼吁當局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重新協商,而不是退出。
特朗普曾抱怨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對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出資太少,“這樣不公平,因為他們幾乎什么錢都沒出,而我們卻在大量給錢”。
競選期間,特朗普曾承諾要在就任總統后100天內“取消”巴黎協定,并稱有關全球變暖威脅的科學警告,“由中國人捏造并服務于中國人,其目的是破壞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敦促特朗普政府留在巴黎氣候協定之內。該公司環境政策主管彼得•特雷倫貝格(Peter Trelenberg)稱,由于豐富的天然氣儲量和其“創新的私營產業——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產業”,美國在巴黎框架內處于保持國際競爭力的有利地位。
埃克森的立場凸顯出特朗普政府內部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分歧。氣候變化懷疑者、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斯科特•普魯伊特(Scott Pruitt)曾表示巴黎協定“就是一個糟糕的協議”。
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目標和行動不變
世界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安德魯·萊特表示, 美國不應該在氣候問題上成為一個孤立主義者。
中國將在2020年之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累計投資3600億美元(約合2萬億元人民幣)。到2030年,全球清潔能源市場總價值將達到6萬億美元(約合41萬億元人民幣)。如果美國降低自己的減排目標,恐怕也會就此失去在清潔能源市場中的競爭力。
按照巴黎協定,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資金支持將達到每年1000億美元,但據估計迄今援助承諾只達到了600億美元。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因此不用為1000億美元援助承諾出資,但中國也設立了31億美元的“南南合作基金”。
中國認為,投資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會讓中國在大壩建設或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光伏板制造方面的技術受益。中國首席氣候談判代表解振華表示,到2030年所需的設備投資規模和基礎設施投資將帶來“就業機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向記者表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目標和政策行動不會改變。”
盡管沒有專門提到美國,這位發言人表示巴黎協定的各締約方應該“兌現承諾,切實采取積極行動,共同推動這一協定的實施”。
部分專家表示,這些言論表明,中國準備填補特朗普種種舉動留下的氣候變化領導真空。
在聯合國(UN)氣候變化談判中為各國政府提供咨詢的律師詹姆斯•卡梅倫(James Cameron)表示:“這對他們不僅是一次經濟機遇,實際上還是一次外交機遇。”他還表示,這符合北京方面旨在加強其境外影響力和貿易往來的“一帶一路”戰略。
國際社會應對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各方對美國對巴黎協定的態度表示出了深切的擔憂。
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理查德·克萊因表示,如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進程遭遇撤資,將不僅影響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幫扶資金,同時也可能降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的行動力。
今年,美國提供的資金占秘書處核心預算的21%;如果這部分資金被砍,不知道未來秘書處將會采取何種方式來繼續履行其不斷擴大的責任義務。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亞洲總監芭芭拉•費楠茉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國際氣候分析師陳晗表示,目前的情況是,各國都將繼續加大力度應對氣候挑戰,因為這關乎他們本國的國家利益。
來自產油的北達科他州的眾議員克雷默(Kevin Cramer)表示,如果美國要繼續留在巴黎協議中,華盛頓應該提出“不會傷害我們經濟”的新的減排承諾。克雷默曾于2016年特朗普競選總統期間擔任其能源與氣候顧問。
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已承諾至2025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將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26~28%。多數科學家表示,全球都要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以限制海平面上升、致命熱浪及強烈暴風雨與干旱等氣候變化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