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圖上,從黑龍江的黑河到云南的騰沖,這條連線恰好把中國等分成兩部分。
就在這條連線的周圍,從大興安嶺,到太行山脈,到神農架的周邊,到橫斷山脈的紅土,有著中國最具潛力的宜林地資源。這些地區的宜林地具有植物生長周期短、種植成本低、生物多樣性高等特點,而且扶貧效果好。通過一項新機制,這些地區或將成為中國森林資源有活力的增長點。
這項新機制叫做“碳匯造林”,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一項新舉措。本月初,國家林業局發出《關于開展碳匯造林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宣布正式啟動開展碳匯造林試點工作。
何謂碳匯造林?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定義,“碳匯”是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森林碳匯”指的是森林中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從而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過程。有研究表明,森林每年每生長出1立方米的蓄積量,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出1.62噸的氧氣。
在國際通行規則的基礎上,《通知》對碳匯造林給出了明確定義:碳匯造林是指在確定了基線的土地上,以增加森林碳匯為主要目的,對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長過程實施碳匯計量和監測而開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動。
早在2009年9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將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下稱“雙增目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在正文后對“森林碳匯”的概念給出了注釋。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開展碳匯造林,正是發展碳匯林業、實現林業“雙增”目標、履行我國承諾的措施。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持續大規模地開展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發言中表示,中國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人工造林面積達5400萬公頃,居世界第一。
不過,這些造林工程雖然增加了森林碳匯,體現了我國的環保努力與國際責任,但卻存在問題:第一,由于沒有足夠精準的測量,造林成果難以量化;第二,造林成果成為公共品乃至“國際公共品”,真正從事造林工作的人并沒有得到實際利益;第三,從事造林的單位或企業激勵不足,地方經濟的可持續性沒有充分發揮,有些地方因此存在造林質量較差等現象。而碳匯造林正是借助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效益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