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呈現出發生頻率加大、致災性加重等新特點,極端天氣趨于常態化。雖然部分地方加大防災減災建設并取得一些成效,但相比現實需求,對極端天氣監測預警手段仍然不足,防御應對體系建設仍存在明顯短板。
專家建議,多管齊下構建綜合防御體系,抓住氣象監測預警建設和緊急信息發布兩個關鍵點,同時完善防災減災制度體系建設,加強重大工程的氣候可行性論證。
頻率增多災害加重
近期,甘肅、廣東、江西連續遭受強對流天氣等極端天氣影響,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廣東為例,進入3月后,已出現十多次強對流天氣,頻度明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梁健說:“一般來說,廣東地區很少出現冰雹。出現冰雹是強對流天氣很強烈的表現?!?/FONT>
江西極端天氣也不斷發生。從4月30日開始,吉安市境內大部分地區普降大到暴雨,安??h、吉安縣等地遭受11級大風和冰雹侵害,吉安縣4個鄉鎮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風和冰雹襲擊。江西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尹潔說,4月30日當天,氣象臺從早晨5時52分至晚上22時,針對強雷電、短時降雨、雷雨大風等惡劣天氣共對外發布了6次氣象預警信號,實屬罕見。
在浙江,今年以來已發生了4次較明顯的強對流天氣過程,不少地區出現了暴雨、雷暴、冰雹等天氣,對設施農業、建筑工地、工棚等造成損失。
浙江省氣象局局長黎健、廣東省氣象局強對流天氣研究專家伍志方等表示,現在氣候變化的趨勢是全球變暖、氣溫偏高,在此背景下,大氣不穩定性增加,強對流天氣增加,導致極端性天氣出現得越來越頻繁,給防災減災工作帶來嚴峻挑戰。
一些專家表示,從目前的氣象記錄分析看,我國極端天氣呈現出突發性、異常性和多變性的特點。據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盧山介紹,廣東的強對流天氣在這方面的體現尤為明顯:部分極端天氣瞬時風速能達到12級或以上,強度相當于臺風;有時一天之內可能出現幾次極端天氣,通常存在時間是幾小時;通常在某些特定的地區形成和發展,一般是山區多冰雹,沿海多大風,粵西多雷暴。
由于強對流天氣內部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其破壞力極大,嚴重影響電力、通訊、城市建設、航空等行業的正常運行,并危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甘肅岷縣5月10日晚發生大范圍突發性特大雹洪強降雨,據當地民政部門初步統計,截至15日,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災害已造成45人死亡、14人失蹤,全縣35.8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68億元。
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林良勛介紹,極端天氣導致茂名、韶關等地區出現多起人員傷亡事故,其中茂名5名小學生被洪水沖走死亡。
極端天氣引發的次生災害也讓人觸目驚心。14日早上,湖南衡陽縣關市鎮廟灣小學6名學生在上學途中路過該鎮匯水中學時,因連續強降雨,圍墻突然坍塌,2名學生不幸當場死亡,1名送醫途中死亡,另1名搶救無效死亡。
極端天氣頻發疊加,導致災情持續蔓延。5月11日至14日,南方地區遭受了大范圍暴雨襲擊,部分暴雨區域與前期強降雨區疊加重復受災。在前次風災雹災的基礎上,截至16日9時,江西全省受災群眾增加到114.2萬人,6700余間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直接經濟損失10.97億元。
監測預警難度大防御體系存短板
極端天氣通常是指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等發生概率很小如強降雨、龍卷風、高溫熱浪等天氣,不僅比傳統的臺風等自然災害更難預報,而且致災性更強,當前對極端天氣的預報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難題。
廣東省氣象臺臺長馮業榮說,在臺風登陸之前,氣象部門往往在幾天前便能監測到,并能對其登陸的大致地點、風力、移動方向等各種情況進行研究預測,相關部門有足夠時間“從容應對”。但強對流天氣等極端天氣在到來之前往往是“戴著面紗的神秘對手”。
“在全球氣候趨暖的背景下,底層空氣明顯變暖,大氣不穩定性增加,過去百年一遇或幾十年一遇的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時間、范圍和地域發生了很大變化,氣象災害的發生更難預測。”馮業榮說,這些特征導致氣象監測存在很大困難。同時,因氣象條件不同,預報發布只能到區縣范圍,無法具體到某一個點。
據了解,美國建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氣象監測預報系統,但對于龍卷風等時空尺度很小的天氣系統預報能力仍然有限,只能提前20到30分鐘發出預警,而預警錯誤率也高達70%。
部分氣象專家表示,目前各行各業與氣象災害的關聯度日益緊密,容易引發多種次生衍生災害,而民眾對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要求也越來越高,一著不慎就容易引起突發公共安全事件。2011年廣東佛山遭遇短時大風造成16人死亡事件就曾引發民眾對氣象部門的質疑。“災害防御涉及監測、預警、預防、應急、救援、恢復重建等各個環節,完善綜合防災減災機制的現實需求越來越迫切。”伍志方說。
本刊記者采訪了解到,面對日趨嚴重的極端天氣引發的災害,一些地方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設防御體系,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效。但專家表示,從整體上看我國極端天氣防御體系仍存在諸多短板。
一是建設投入不足導致緊急信息發布能力有限。部分氣象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在氣象投入方面多以工程項目形式投入,少有針對信息發布體系的專項建設投入,而且長期以來氣象緊急預警信息服務中存在“重科研輕發布”的傾向。廣東省氣象局氣象科技服務中心副主任關小文說,廣東全省氣象系統的理論短信發送能力是每秒5000條,分到各市、縣后,每個地區每秒數十到數百條的發送資源,而廣東手機用戶近1億戶,“這意味著如果是下午開始發信息,有人收到信息時可能已是半夜”。
二是預警信息發布渠道不暢。浙江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處長朱菊忠說,按照規定,大范圍短信發送需要報送省級相關職能部門和主管領導審批,走完程序的時間最快也在一個小時以上,一些突發性的強對流天氣存在的時間可能都不到一小時。
三是防御工程性措施尚不完善。以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為例,涉及面廣、業務技術復雜、難度大,目前江西只完成了全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總體規劃的一小部分,后續還有更重、更難的工作任務。
四是地區之間存在不平衡現象,我國現有3萬多個自動氣象站,東部地區密度較大,西部地區相對稀少,有地區至今沒有監測設備。
多管齊下構建綜合防御體系
伍志方認為,防御應對極端天氣首先應做好源頭工作,即加強氣象監測預警建設,提高氣象預報水平。因此,應投入人力物力,加強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發生發展的規律研究,以及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估等基礎性工作。
在強化預警預報的同時,還需打造緊急信息發布的綠色通道。廣東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熊亞麗說,在災害防御中,民眾第一時間的自救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將民眾自救功能最大化,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要建立快速穩妥的信息發布機制,保障“救命信息”的暢通。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很多地方針對極端天氣的信息傳播都是利用電視等傳統方式,這對于很多活動在戶外的人員來說,信息發布的效果并不理想。
熊亞麗建議,以短信、電視、電臺等為主,加強電子顯示屏甚至鄉村大喇叭的“廣播”等體系建設,構建起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互補的發布系統,滿足不同人群對預警信息的發布需求。
基層干部和氣象專家普遍認為,極端天氣災害防御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在宏觀層面上,需要完善有關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建設,構建更為靈活有效的體制機制;微觀層面上,需強化重大和危險區域工程的氣候可行性論證,從根本上提高氣象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首先,加強重點工程的氣候可行性論證,規避災害風險。馮業榮說,建議將氣候可行性論證作為工程驗收指標之一。定期對在建工地、簡易工棚、圍墻、高空懸掛物等進行排查,消除重大安全隱患。
其次,完善防災減災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目前城鄉規劃建設、管網設計等方面的氣候可行性論證、雷擊風險評估、建筑物防雷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等仍無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約束。各地應加快健全氣象災害以及防御技術標準和規范。
第三,建設更加科學的氣象災害應急防御機制。江西省氣象局有關負責人建議,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應急防御機制,完善各級政府氣象災害防御的組織體系,建立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隊伍,完善氣象災害應急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機制、信息發布和傳播機制、防災避險科普機制,形成全社會防災避險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