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產業代表著未來全球產業發展方向,也必然成為新一輪區域經濟競爭的突破口。
發展低碳經濟、轉變增長方式,重慶必須正視高速城市化、重化工業化慣性、能效水平不高、能源結構剛性、低碳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滯后等五大挑戰。
加快發展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重慶轉變發展方式、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爭取更多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
胡錦濤總書記“7·23”重要講話,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加以闡述,并強調“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市第四次黨代會也指出,“積極建設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示范區”。從我市實際出發,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科學繪制我市低碳發展路線圖,推動重慶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實現重慶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表述,工業革命以來,由于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了1/3,引起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未來幾十年全球氣候將繼續向變暖方向發展,越早采取有效的減緩措施,經濟成本越低,減緩效果越好。在此背景下,中國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201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量為32.5億噸標準煤,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0%左右,成為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能源消耗強度是美國的3倍、日本的5倍。世界能源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貢獻了全球能源消費增量的71%,是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的最大來源。對此,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明確了“十二五”減排目標,即2015年全國CO2排放強度比2010年下降17%,能耗強度比2010年下降16%,再次向國際社會表明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決心和誠意。
經過直轄15年發展,重慶已經進入一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階段,發展低碳經濟是新起點上實現重慶科學發展的現實選擇。
第一,以能源為核心的資源保障難度越來越大。“十一五”期間,重慶能源消費年均增速為9.8%,高于同期西部地區年均9.1%的增速以及全國年均6.4%的增速。不容忽視的是,重慶能源對外依存度節節攀升。預計到“十二五”末,將有超過6000萬噸標準煤的能源需求依靠外地調入。能源需求已遠遠超過重慶自身能源生產能力,能源安全風險在不斷累積。
第二,節能減排和碳排放約束越來越硬。根據國家下達的“十二五”各地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下降指標,盡管我市尚處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要完成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16%和17%的目標,若按照GDP12.5%的平均增速,到“十二五”末,重慶的能源消費總量不能超過11000萬噸標準煤,且能源消費的年均增速必須維持在8.6%以內。與此同時,“十二五”期間,國家層面加強了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對重慶經濟發展形成強大的倒逼壓力。這意味著通過做大經濟總量降低能耗強度的方法已經行不通,只有切實減少能源消費才能完成既定目標。
第三,以低碳產業為突破的新一輪區域競爭越來越白熱化。《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屬于低碳產業范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與低碳經濟緊密相關。由此可見,低碳產業代表著未來全球產業發展方向,也必然成為新一輪區域經濟競爭的突破口。重慶提出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0%以上的發展目標。加快發展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重慶轉變發展方式、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爭取更多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
發展低碳經濟、轉變增長方式,重慶必須正視五大挑戰
重慶作為全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近年來在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和科學發展方面做出了較為突出的成績。“十一五”期間全市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36%,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9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成為全國首批五省八市低碳經濟和七個碳交易試點省市之一。盡管重慶低碳經濟工作啟動早,國家給的政策多,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重慶低碳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挑戰一:高速城市化。城市人口增長使交通、建筑等領域成為重慶能源消費的新增長點。“十一五”期間,全市交通運輸儲運行業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14%以上,快于全市能源消費平均增速。全市房屋建筑面積也以年均9%的高速增長,帶來了與之相關的建筑、裝潢、家具等領域生產規模擴大,能源消費隨之增加。
挑戰二:重化工業化慣性。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比重的繼續上升以及產業優化升級仍需時日,工業快速發展對能源依賴程度將進一步增加,未來全市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將呈快速增長趨勢。
挑戰三:能效水平不高。從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看,2009年重慶在全國排名位于15,處于中游水平,總體能效水平不高。
挑戰四:能源結構剛性。重慶能源以煤炭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供應中所占比重一直在65%以上,重慶的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資源匱乏,水能開發也已接近底線,核能受諸多條件限制不易開發,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呈剛性,通過能源結構調整減少碳排放的空間十分有限。
挑戰五:低碳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滯后。管理上政出多門績效堪憂。盡管我市已相繼出臺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相關條例、辦法等,其中內容多涉及低碳,但低碳經濟仍然沒有系統性的政策、規劃,加之低碳發展牽頭負責部門的不確定以及相關政策間有效銜接的不足,使具體部門在推動低碳發展時常有掣肘之感,低碳措施實施效果大打折扣。在發展階段上還處于相關職能部門為主的倡導階段,以強制性的法規、規章約束為主要手段,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低碳經濟發展意識相對淡薄,自覺參與低碳經濟發展的主動性弱。
科學繪制重慶低碳經濟發展路線圖,堅持走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在結構調整中提升能效、構建低碳產業體系。
一是強力推進實施“2+10”建設方案,建成萬億級國家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建成國內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離岸數據開發和處理中心,集中打造通信設備、高性能集成電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環保裝備、風電裝備及系統、光源設備、新材料、儀器儀表、生物醫藥10大重點產業集群。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超過130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0%左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成為全市工業的主體和國民經濟的支柱。二是加快淘汰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煤炭等高耗能行業的落后產能,制定行業碳排放強度準入標準,實行節能標準更加嚴格的產業政策,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到2020年,主要耗能產品用能效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三是以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為核心,形成產業集聚,通過做長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強化資源綜合利用,減少排放。實施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推進大宗固體廢物、共伴生礦、建筑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十二五”末工業固定廢棄物處置綜合利用率達到82%。四是以園區為突破,通過優化產業體系空間布局實現低碳發展。發揮重點園區引領帶動作用,做大經濟總量,主城區園區一律禁止新建冶金、煉焦、火電、水泥、電解、化工等環境風險等級較高的工業企業。未來10年,在大型工業園區建設19個熱電聯產項目,達到180.79萬噸標煤節能量,減少CO2排放359萬噸。實施清潔能源工程。加強園區天然氣輸配管網建設。推廣太陽能產品應用項目示范工程,優先組織實施大型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太陽能采暖和制冷工程。推進地熱水在紡織、印染等工業領域的利用。新拓展的工業園區要將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安裝,納入“七通一平”內容。
(二)大力推廣低碳建筑,構建低碳交通體系,發展低碳公共設施,科學規劃建設低碳城市。
圍繞《重慶城鄉總體規劃》中提出的把重慶主城建設成占地100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上千萬的特大城市的目標,大力推進城市低碳建筑、交通和發展設施。一是實施綠色建筑工程。實現低碳生態村落到低碳生態區域的轉型。二是打造低碳公共交通系統,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快軌道交通建設。三是強化公共領域節能。2015年,全市所有區縣(自治縣)完成“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統”建設,景觀燈飾中半導體照明占70%。在公共建筑、賓館、商場、餐飲、學校等公共設施領域,嚴格執行空調溫度控制標準。
(三)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廣低碳技術和產品。
一是大力推動節能減排領域技術引進。在電力、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重點推進節能、余熱利用等方面技術;在建筑、交通和農村能源等領域重點推進節能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二是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工業節能、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若干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三是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支撐平臺建設。實施科技研發基地“百百千千”工程,在全市3個國家級實驗室、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7個國家或省級工程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一批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在加大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攻關方面,以重慶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為依托,進一步整合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體系,以“三縱”(混合動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三橫”(電池、電機、電控)的研發布局和技術體系為重點,加大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力度。
(四)加強低碳發展能力建設,增強全民低碳生活意識,全面構建低碳社會。
一是創新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將降低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發展低碳經濟的成本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健全發展低碳經濟的法規體系,完善對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體系,制定基于市場機制的低碳經濟政策等。二是加強低碳發展的能力建設。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對外合作等。三是以培育公眾低碳意識為重點,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開展“全民低碳行動”,提倡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