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枯竭城市正處于“生死選擇”的歷史關頭:既要修復生態環境、探索改革路徑、推進經濟轉型,實現工業化,又要解決歷史欠賬、保障民生,多重任務交錯、多方矛盾匯聚。2010年3月,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出的“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被列為一號提案,為資源枯竭城市的經濟轉型開出了“一劑良方”。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念的轉變,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追求綠色GDP。目前,歐美一些發達國家正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掀起一場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新工業革命”。低碳經濟的研究和試驗在一些資源枯竭城市已開始啟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湖南冷水江曾是世界銻都、江南煤海,經過長期“抽血”式開采,資源枯竭殆盡。為實現經濟轉型,冷水江創造性地提出了“一轉三化”(即深化轉型工程,推進產業規模化、城市生態化、城鄉一體化)戰略,以節能減排為抓手,在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引導消費者行為等方面做文章,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天藍了,山青了,水秀了。
資源枯竭城市在低碳領域大有可為。資源枯竭城市發展低碳經濟必須要摒棄過去傳統的增長模式,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應用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轉型發展。
在戰略轉型上,要把發展低碳經濟與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結合起來,將低碳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創建低碳產業園區,實現產業的低碳低轉型。要實現區域發展,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實現產業規劃的科學布局,提高資源、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防止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擴張。要賦予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低碳內涵,推進發展觀念、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生產技術和管理體制的創新和轉變,形成低碳綠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資源枯竭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機制轉型上,要制定一系列相關扶持政策,扶持政策應包括產業允許和限制政策、投資和融資政策、信貸和土地使用優先政策、稅收政策、財務補貼政策等,建立發展“低碳”產業的激勵約束機制。要改變現有的考核機制,由單純追求GDP和發展速度,向追求綠色GDP和發展質量轉變。要在廣大市民中倡導低碳生活,使“低碳”理念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內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從而搶抓先機,使低碳經濟早出成果,早見成效。
在路徑轉型上,要把發展低碳經濟與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有一定的承繼關系和交叉重疊,并在技術層面上是一致的。要以節能減排為抓手,推行清潔生產,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形成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產生活新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