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透露,為促進低碳發展營造市場環境,今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解振華是在3月17日在京舉辦的保爾森基金會2017可持續性年會上做出上述表述的。
解振華表示,要盡早完善全國碳市場的立法體系,落實碳排放配額總量的設定和分配方案,強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支撐體系,建立嚴格市場預警和防控機制,按照先依易后難原則,陸續啟動覆蓋8個重點行業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形成綠色低碳發展倒逼機制
解振華表示,中國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發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地位顯著提升。
他指出,中國的“十二五”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已經全部超額完成:2015年與2010年相比,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下降了20%,而當時規劃的目標是17%,這“相當于少排放了二氧化碳23.4億噸,這個數相當于西班牙的排放量。”
對于建立碳排放市場的工作,解振華提到,近年來已經“在7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積極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碳排放交易體系,目前進展順利“。截至去年9月,試點的碳市場配額現貨交易累計成交達到了1.2億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超過32億人民幣。
解振華表示,今年還將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目的是發揮市場的作用,降低全社會節能降碳的成本。“我們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低碳省區和低碳智慧城市、低碳園區、低碳鄉鎮和低碳社區的試點。有一批城市將在2020年左右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
解振華表示,按照《巴黎協議》的要求,降低氣候風險至關重要。其中發展中國家將占總投資的2/3,每年大約4萬億美元,主要滿足是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需求。這些都表明,應對氣候變化,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僅能促進經濟發展、保護環境,還將增加就業、改善民生。 他表示,中國愿意在全球氣候治理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已經按《巴黎協議》的要求,研究制定到2050年長期低碳發展戰略。”
解振華表示,中國已經基本編制完成了2050年低碳發展戰略,為中國的長遠低碳發展描繪了一個綠色的藍圖。下一步還將與其他已經完成戰略編制的國家,加強交流和合作。中國也愿意和美國新政府繼續在這個領域加強合作。”
對中美合作,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基金會主席保爾森指出,合作可以從多個層面,以多種方式展開。如國與國之間、州和省之間、城市與城市,企業與企業之間,都可以開展不同形式的密切合作。
保爾森說,美國政府剛剛換屆,此時此刻,兩國多領域不同形式的合作十分關鍵。中美兩國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的框架就是《巴黎協議》,這就會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來呼吁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