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產業經濟年度報告之鋼鐵篇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不論是在工業現代化進程中還是在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都是無可取代的。2017年作為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攻堅年份,行業內各項去產能措施正在逐步推進,取締地條鋼、釋放優質產能等政策陸續出臺,對我國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十九大報告中更是強調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在政策推動和企業的努力下,今年鋼鐵行業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化,去產能取得顯著成效、鋼鐵產量實現增長、消費逐步回暖、鋼鐵價格處于震蕩上行階段、鋼企盈利水平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今年鋼鐵去產能 已經超額完成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供給側改革是我國經濟工作的第一要務,應著力發展實體經濟,穩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這充分顯示,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仍將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而去產能仍將持續進行。
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司鋼鐵處處長徐文立表示,2017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攻堅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目標是鋼鐵去產能5000萬噸,目前已經超額完成,而去年完成6500萬噸的鋼鐵去產能。“十三五”的前兩年,鋼鐵完成去產能已超過1.15億噸,而“十三五”期間鋼鐵去產能的總體目標是1億噸至1.5億噸,距離上限目標還剩幾千萬噸的規模。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天津、河北、山西、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廣東、四川、云南、新疆12個省(區、市)和中央企業安排了粗鋼壓減計劃。截至5月底,全國累計壓減粗鋼產能已占全年目標任務的85%左右,全國已有廣東、四川、云南3個省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
除壓縮過剩產能外,今年打擊“地條鋼”也成了去產能的一項重要舉措,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27個省(區、市)取締了存在的“地條鋼”企業。
今年5月份,工信部等部門在全國開展了取締“地條鋼”專項督查;7、8月份,相關部門又開展了專項抽查。工信部明確,地方政府是取締“地條鋼”的責任主體,6月30日后,若接到舉報且違法違規行為屬實,將對地方和企業嚴肅問責。在河北唐山,市縣鄉三級政府在完成“拉網式”清查的基礎上,逐級簽訂了承諾書和“責任狀”,壓實了監管責任;今后,哪個區域再發現“地條鋼”,有關責任人要接受黨紀政紀處分。
此外,財政獎補資金也對地方政府推進去產能形成了一定激勵作用。據了解,財政部對化解過剩產能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區會加大獎勵或者政策傾斜力度,以此鼓勵地方政府主動作為。今年5月,財政部就對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9個地區,在安排正常獎補資金基礎上給予了梯級獎補。超額完成10%以上的,按超額比例1.5倍給予獎補,獎補比例最高不超過30%。
隨著去產能的逐步深入,我國鋼鐵行業產能布局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國主要鋼鐵省份如河北、江蘇、山東、遼寧、廣東、河南、四川、云南等地進展較快,鋼鐵行業整體北重南輕的格局略有改善,但總體變化不大。預計未來隨著寶鋼湛江一期、武鋼防城港等重大沿海基地項目逐步建成投產,華東鋼鐵產能不足的問題將有所改善,但西南和華南產能不足的問題還會延續。
另一方面,產能增速較慢。當前現有產能約在10億噸左右,產能利用率逐步恢復到80%水平。在當前鋼材市場產業集中度不高且處于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下,主要產量規劃仍然是以銷定產。同時非主要產鋼區產能逐步減少,產量逐步向主要城市集中趨勢較為明確。整體上,傳統鋼鐵大省仍然增量較多,但由于河北、江蘇兩省的去產能任務較重,對其產量釋放影響較大,產量增速較慢。
在推動去產能的過程中,還有一點需要清楚地看到,去產能并非是“一棒子打死”,而是淘汰掉落后的產能,鼓勵我國鋼鐵企業轉型升級。鋼鐵行業的環保技術提升一直是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的重點,十三五規劃要求鋼鐵企業實施綠色改造升級,加快推廣應用和全面普及先進適用、成熟可靠的節能環保工藝技術裝備,全面完成燒結脫硫、干熄焦、高爐余壓回收等改造,淘汰高爐煤氣濕法除塵、轉爐一次延期傳統濕法除塵等高耗水工藝設備等。環保治理是長期而復雜的過程,“2+26”城市秋冬季限產將成為中長期治理環境的主要操作方式,預計區域限產范圍將進一步擴大,鋼鐵行業環保水平將持續提升。
鋼鐵產量平穩 供需關系基本穩定
在我國鋼鐵行業去產能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同時,行業正在向健康良好的階段發展,鋼鐵企業的產量也在逐步回穩。
2017年9月份,鋼鐵行業PMI指數為53.7%,連續五個月處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表明鋼鐵行業持續處于擴張狀態,景氣格局維持高位。主要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小幅下降,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顯著回落,產成品庫存指數回升但仍處在50%以下的收縮區間。PMI顯示,國內鋼材市場在經過7、8月份持續超預期的表現之后,進入9月份整體旺季不旺,生產和需求表現都穩中趨緩,鋼材出口維持低位,企業庫存有所累積,原材料價格也從高位出現回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9月,我國生鐵產量54614.12萬噸,同比增長3.2%,增速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增速較2017年1月份至6月份下滑0.2個百分點;粗鋼產量63873.05萬噸,同比增長6.3%,增速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增速較2017年1-6月提高1.7個百分點;鋼材產量82986.3萬噸,同比增長1.2%,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增速較2017年1-6月提高0.1個百分點。
而1-10月份,全國的生鐵、粗鋼產量分別增長2.73%和6.14%,如果市場需要,合規企業能有產能釋放的潛力。粗鋼企業增產4104萬噸,鋼材出口減少2814萬噸,彌補了去除地條鋼的供應缺口。個別區域出現供應偏緊屬于正常現象。從前10個月運行情況看,供需關系基本穩定。
與多年前相比,現在鋼鐵企業的人力成本、資金成本等要素成本均在大幅增加,鋼鐵企業是通過提升生產效率來化解成本壓力的。但提高效率需要技術投入,所有的投入都需要有一定的效益回報,價格上漲,既是對要素成本上升的回應,也是對技術投入的回應。
據目前最新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份,全國共生產粗鋼6615.06萬噸、生鐵5488.26萬噸、鋼材8685.19萬噸,其中納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月報統計的重點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5283.97萬噸、生鐵4820.09萬噸、鋼材5066.83萬噸,分別占全國粗鋼產量的79.88%、占全國生鐵產量的87.83%、占全國鋼材產量的58.34%。
鋼材實際消費7.25億噸 同比增長7.7%
在產量平穩回復的帶動下,我國鋼鐵市場的消費與需求也在回升。
從宏觀數據來看,作為鋼材消耗主力的固定資產投資在2017年9月份繼續保持增速略微放緩的態勢,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7年1-9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8478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比1-6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
其中,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達到8.1%,比1-6月回落0.4個百分點,增速比2016年同期加快2.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了良好的韌性。1-9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99652億元,同比增長19.8%,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增速較2017年上半年回落1.3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業表現搶眼,2017年1-9月,公路建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375億元,同比增長23.9%,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55億元,同比增長0.6%;水路建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2億元,同比下降7.3%;民航建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0億元,同比增長16.3%,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一定比率的鋼材需求增長。2017年1-8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5.19億噸,同比增長11.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中國鋼材出口量在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超過1億噸后,2017年呈現出大幅下降的趨勢。
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中國累計出口鋼材6983萬噸,同比下降30.7%,降幅比去年同期擴大了29.7個百分點。1月當月,中國出口鋼材535萬噸,同比大幅下滑34.1%,這是中國鋼材出口量連續16個月出現同比下降,連續12個月呈現20%以上的大幅下降。
中國鋼鐵生產始終以滿足內需為主,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主要下游用鋼行業發展明顯好于預期,拉動國內鋼材整體需求量較快增長。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成效,國內鋼材價格合理回升,是鋼材出口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時,深受國際貿易救濟措施等因素影響,我國鋼材出口貿易環境仍然嚴峻。
鋼鐵行業價值回歸 鋼材價格“漲聲”一片
用一句話來形容2017年的鋼鐵行業,那便是——行業迎來了久違的價值回歸,成材與原料走勢分化,行業利潤率有了顯著的提高,甚至優于2008年。在一片“漲聲”中,鋼鐵行業即將走過2017年。
2017年三季度,國內鋼材市場價格震蕩上行,整體處于高位。從平均水平看,今年前三季度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0.14點,同比上升46.92%,其中長材價格指數同比上升54.23%,板材價格指數同比上升39.98%。其中,二季度,國內鋼材市場走勢分化明顯,線材、中板、冷軋板現貨價格下跌,螺紋鋼、熱軋板價格保持上漲。
從噸鋼毛利來看,螺紋鋼7月至今平均噸鋼毛利800元左右,遠超上半年的471元;熱卷鋼7月至今平均噸鋼毛利740元左右,較上半年高400元左右,已修復至2007年以來的階段性高點。
從12月18日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鋼材價格仍在小幅上漲。上海、廣州、貴陽、西安等12個城市螺紋鋼價格上漲10-60元/噸,僅鄭州、太原市場螺紋鋼價格下跌50元/噸。4.75熱軋板卷市場價格小幅上漲,上海、杭州、濟南、廣州、京津、成都、西安等19個市場價格上漲10—70元。20mm中厚板市場價格震蕩偏強。
對于今年鋼鐵價格的上漲,幾乎所有分析師人士都會先提到,一方面,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開始顯現,去產能特別是“地條鋼”的有效清除,使市場競爭回歸良性,效果明顯;另一方面,各地環保限產對鋼材供給產生了影響,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雙雙下降。
另外,原材料價格整體也處于上漲過程,其中鋼坯、廢鋼價格大漲,進口礦價格明顯回升,焦炭價格先跌后漲。但隨著鋼價持續大漲,鋼企盈利仍在不斷攀出新高。根據金聯創的數據模型可以看出,目前各品種的盈利普遍超過千元,且當前各鋼廠訂貨情況普遍較好,鋼廠原材料庫存也處于低位,對原料冬儲積極性較高,因此后期原材料成本整體將有所上漲。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年中時,鋼材貿易商和鋼材需求企業正在開始陸續囤貨。隨著全球經濟,以及中國經濟的普遍回升向好,各類固定資產投資也明顯提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份至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0677億元,同比增長14.4%;第二產業投資127150億元,增長3.4%;第三產業投資199583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72058億元,同比增長20.9%。而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046956億元,同比增長19.4%。
建筑業和制造業的鋼材需求,具有一定的規模性和長期性。當未來需求持續增加的預期獲得確認之后,企業往往會提前增加對鋼材的采購量,鎖定生產成本,這就造成了當前市場上的鋼材實現需求大幅增加,出現短期供給偏緊的局面,從而推高鋼材價格。
而鋼材貿易商們由于受到鋼材價格上漲過快,和鋼鐵生產企業庫存下降的影響,暫時還只是以貿易差價為主要經營活動。各大鋼材貿易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鋼材貿易商們的大量囤貨行為。這就進一步加劇了當前鋼材市場上“存貨緊缺”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需求企業增加對鋼材的采購量,進一步制造了短期內的“供不應求”。
總而言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去庫存”導向使得整體的庫存水平壓得較低,直接制約了鋼材價格下跌空間。從政策層面看,當前仍有需求支撐鋼價處于較為合理的水平。由于限產、限工等政策在不斷影響生產過程和相應規劃,尤其在取暖季之后,前期受壓抑的需求逐步釋放將再度出現短期供需不平衡狀況。
有分析稱,預計2018年鋼材價格走勢將持續高位震蕩,其中螺紋鋼震蕩空間在3500-4200元/噸,熱軋震蕩空間為3700-4500元/噸,但2018年震蕩幅度可能較2017年收窄,穩定的價格波動區間是未來政策的主要引導方向,有利于鋼鐵行業以及下游各行業的良性發展,更刺激了企業的盈利。
鋼企凈利潤普漲 低庫存模式等成重要因素
據中國鋼鐵協會統計,2017年1月份至9月份,全國鋼鐵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銷售收入53544.7億元,同比增長23.10%,增速較2016年同期提高27.19個百分點,增速較2017年1-6月回落0.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達2413.40億元,同比增長118.50%,增速較2016年同期回落153.91個百分點,增速較2017年1月份至6月份提高22.12個百分點;行業內虧損企業的虧損總額達190.10億元,同比減少48.20%,增速較2016年同期提高9.87個百分點。
2017年前三季度,鋼價保持高位運行,加之鋼鐵企業產銷形勢良好,綜合影響下,鋼鐵行業銷售收入累計持續高速增長。隨著鋼鐵企業銷售收入持續擴大,以及鋼鐵企業不斷加強“降本增效”措施,加之鐵礦石價格回落增大盈利空間,鋼鐵行業盈利能力持續回升,利潤總額累計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鑒于當前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相較整個工業仍然偏低,預計利潤高增長態勢仍將維持較長一段時間,以推動行業合理利潤水平的恢復。
10月份,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進一步提升,達到4.69%,較2016年底提升2.06個百分點,供給側改革帶動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獲得較好修復,但目前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與其他工業相比,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而從庫存來看,截至12月8日,全國鋼材社會庫存量為665.4萬噸。雖然最近幾年在鋼貿商“低庫存”的操作模式之下,鋼材社會庫存總體保持相對低位,但這一數值依然比近6年來的平均值1202.9萬噸還要低537.6萬噸,而與2013年高峰值2079.6萬噸相比,則少了1414.2萬噸,降幅達68%,為近年來的新低。
同時,近兩年鐵礦石與鋼鐵價格保持合理價差,并沒有削弱鐵礦石企業的利潤。相反,世界主要礦產企業2017財年利潤都有大幅增長。鋼鐵行業效益明顯改善,而鋼鐵下游主要制造業利潤仍然可觀。如黑色金屬冶煉和加工業,2017年1-9月份銷售利潤率為4.51%,比2016年同期提高了1.95個百分點。金屬制品業銷售利潤率5.09%,通用設備制造業銷售利潤率6.36%,專用設備制造業銷售利潤率6.3%,汽車制造業銷售利潤率8.06%,均高于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表明鋼材價格上升并沒有大幅度擠壓下游行業利潤空間,鋼鐵行業贏利水平上升屬于合理回歸范疇。
從上市鋼企的利潤來看,2017前三季度鋼鐵行業凈利潤同比上漲400.90%,34家上市公司中31家同比上升,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同比上漲394.60%,環比上漲131.00%。上市鋼企盈利再創新高,除了受益行業本身景氣度提升之外,上市公司普遍實行降本增效,外加過去幾年鋼企虧損嚴重,今年存在所得稅的抵扣。
截至目前,已有11家上市鋼企發布了2017年年報預告,其中,2家略增、1家扭虧、1家續虧、1家續盈,其余6家均預增。
從年報預告來看,三鋼閩光(002110,股吧)仍舊獨占鰲頭,公司預計2017年1月份至12月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31.18億元至35.83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36%-286%。對于業績,公司稱,2017年,國家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至6月底共取締“地條鋼”生產企業630多家,涉及產能1.4億噸—1.6億噸,8月底已提前完成了鋼鐵行業2017年去產能5000萬噸的目標,改善了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惡性、不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了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與經營效益,為公司取得良好業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開展大氣污染治理的專項行動,以及在嚴格的環保督查等政策措施的大力推進下,預計鋼材供給將減少、北材南下亦將得到抑制,福建鋼材市場庫存仍將處于較低水平,鋼材價格仍將處于較高水平,四季度公司的經營環境仍將較為有利。此外,公司始終貫穿落實精細管理與低成本戰略,持續開展全流程降成本工作,加強全流程降成本的考核管理,做到全工序、各環節、全員降成本,使得公司產品銷售毛利全年保持在較高水平。
除三鋼閩光外,沙鋼股份(002075,股吧)、永興特鋼(002756,股吧)、久立特材(002318,股吧)、常寶股份(002478,股吧)和金洲管道(002443,股吧)等多家公司預計凈利超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行業虧損大戶在2017年實現了業績大翻身。比較典型的就是ST華菱,公司12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公司鋼、材產量分別為1575萬噸、1512萬噸,已超過2016年全年產量。其中,11月份公司鋼、材產量分別為155萬噸、148萬噸,鋼材銷量為148萬噸。
此前,ST華菱三季報顯示,2017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0.86億元,同比增加62.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72億元;第三季度單季實現凈利潤21.26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5億元,公司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業績均較歷史最優業績大幅增長。而大翻轉的業績表現,也讓*ST華菱“摘星去帽”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