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在歷史上國內外的改革中有跡可循
針對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宏觀形勢,近期中央高層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改革”是中國經濟當前新的熱點詞匯,但我們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從國外還是國內的改革變遷中,都能夠找到供給側改革的相關內容。
“撒切爾主義”和“里根經濟學”改革的本質是供給側改革
“撒切爾主義”和“里根經濟學”改革都同樣使用了緊縮的經濟政策在短期達到了抑制通脹的目的。二者改革的共同特點都是著眼于中長期經濟供給側的結構調整,例如減稅、簡政放權、削減社會福利和實行國有私有化,雖然供給側改革在短期對經濟造成沖擊,但在中長期且都有效地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經濟主體的創新和競爭力、提高了勞動力整體素質,從而創造出新一輪中長期較高速的經濟增長,降低了失業率,穩定了物價。
新中國歷史上有過三個實質上的供給側改革
考察新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中國至今為止經歷了總共三個實質上的“供給側改革”,且每次改革都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的面貌。
第一個供給側改革是包產到戶,它改變的是勞動者和勞動產品之間的分配關系,將勞動的最終成果和承包戶的經濟利益直接聯系起來,提升勞動積極性。包產到戶的本質是通過優化勞動力資本提升勞動生產率,即改善經濟的供給面。
第二個供給側改革是市場化改革。市場經濟制度使勞動力和資本的使用更有效率;對企業的放權令企業家在經營中更加靈活,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企業激勵制度的完善提升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相當于提高了勞動力水平;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不斷開放擴大了經濟中可使用的資本,并通過加劇競爭、加速優勝劣汰逐漸打破了國有經濟的壟斷,刺激提升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水平。
第三個供給側改革是對外開放。開放外商來華投資、發展制造業出口貿易開發了中國低成本的勞動力資源。鼓勵外商投資、匯改、加入WTO促使全球資本進入中國,大幅加速經濟增長。中國融入全球市場進程的深化不斷推動著國內的經濟體制改革,另外對國外技術的引進提升了生產的技術水平,這些都持續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
中國未來可以開啟第四個供給側改革,但也存在相應挑戰
未來供給側改革的可能路徑,一是通過創新推動持續的技術進步,二是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釋放勞動力。但前者的投入和風險較大,時間較長,后者的難度較大,且釋放的勞動力素質是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