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加深,我們生活將迎來越來越多的顛覆。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近日,中關村發布了《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
為了抓住歷史機遇,為了搶占先機,為了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彎道超車,中國也是拼了!如今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將產業與人工智能相結合,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下文簡稱《規劃》)的出臺則讓其在未來幾年都會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規劃,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到2025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智能經濟、智能社會取得明顯成效。
在此背景下,11月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標志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各項創新成果陸續登場,各大行業發表了對于當前人工智能發展現狀以及趨勢的看法。
可以看到未來已來,隨著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加深,我們生活將迎來越來越多的顛覆。發展人工智能不能等、不能懈怠,勇于創新、善于融合,才能讓我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趕超發展。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也是京津石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核心園區,中關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也已經展開。
近日,在首屆中關村前沿科技創新大賽閉幕式上,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正式對外發布《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作為全國首個地方性支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政策,《行動計劃》是中關村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搶占前沿科技制高點的一個重要舉措。
《行動計劃》結合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特點和產業基礎,將人工智能產業概括為人工智能芯片及傳感器,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征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主決策控制等核心算法,細分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動計劃》提出了“5566”重點任務布局,即著力突破五類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五大開放創新平臺、開展六項行業應用示范、實施六類政策,全力構建全球頂尖的產業生態。
對于中中關村未來的發展前景,翟立新介紹,未來3年中關村在人工智能領域將培育5家以上領軍企業,50家以上行業細分龍頭企業,形成超5000億元產業規模。“爭取到2020年中關村在人工智能領域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