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首屆工業設計展覽會——2017武漢工業設計展召開。本屆展會是中國工業設計重要的宣傳窗口,匯聚了全國工業設計領域最新的產品、最頂級的專家、最優秀的研發機構和企業。其中,格力也在展會中進行了重要展示。
圖為工業設計展上格力展位
如今,工業設計為何被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因為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單純依靠品質、科技等“內在”吸引消費者,已不足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級工業設計展覽會應運而生。這也必然帶來一個市場趨勢——即人們在看重產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對“顏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個共識是:新制造時代的中國制造,必然要做到內外兼修。就以此次參展的格力來講,其內在修為自不用多說——無論從品質、技術還是服務,格力都當之無愧占據國內乃至世界家電的頭把交椅,至于外在“顏值”上同樣不逞多讓。
其實,在工業設計這條路上,格力已經邁出了不少步子。比如,此前在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紅點概念獎頒獎典禮上,格力首次參選便有四款產品獲獎。要知道,紅點獎是世界上知名設計競賽中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競賽之一,有設計界風向標之稱。不僅如此,近年來,格力也幾乎斬獲了國內工業設計界所有的知名獎項:中國外觀設計專利金獎、中國外觀專利優秀獎、中國設計紅星獎……
2016年伊始,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5年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及復核結果,格力電器成功通過認定,成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工業設計中心之一。
格力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僅僅追求產品的新穎和美觀性,其實并不難,難的是美觀的同時性能更好,任何工業設計都不能破壞產品的基本性能,這是格力的工業設計創新底線。”
所謂內外兼修,便是這個意思了。
這樣的觀點與諸多業內大咖不謀而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曾表示,中國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必須學習德國工業的“匠人精神”,工業設計必須得到高度重視。“工業設計很早就已成為發達國家制造業競爭的核心動力之一,要打造中國制造升級版,這一環要補上。”
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也曾說:“設計是人類未來不被毀滅的第三種智慧。”
的確,不過只有與先進技術有效結合,從內而外創新,才是真正的好產品,才能真正意義上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相信這一點格力早已明確。
這些年,格力從不限制研發經費,投入不設上限。正是因為深知,抓在手里的不應僅僅是核心科技,更要有核心設計。為了讓格力的整個工業設計理念真正融入格力的產業鏈中,格力工業設計中心要求設計人員不光要懂藝術,更要懂技術。格力所有這一切,無疑都圍繞著“內外兼修”四個字。
最后以柳冠中的話結束:“工科是解構、建構的技術;文科是是非與道德的判斷;藝術是品鑒自然、人生、社會的途徑。而設計是整合了上述所有因素,去創造人類更健康更合理的生存方式。”格力正在通過自建團隊、創新實踐等方式不斷試圖達到創造人類更健康生活方式的目標,為中國制造實現“內外兼修”邁著有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