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國物流及快遞巨頭都開始發力智慧物流,“快遞機器人”備受熱寵,不過,快遞機器人在在合法化進程中卻并不順利。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舊金山官員已經舉行投票,宣布在該市對快遞機器人進行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提案要求快遞機器人向行人發出警告,并遵守通行的權力。它們還需要安裝車頭燈,每個機器人都需要以一般責任、汽車責任和工人賠償的形式提供保險證明。
這對于剛剛興起的快遞機器人來說顯然是不小的打擊,新興技術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要經歷無數次的反復實驗。此前,亞馬遜無人機測試也是囿于政策管制,只能將首次實驗放在了英國,而后還與英國民航局簽署了探路者協議,民航局準許其進行無人機測試和真正的包裹遞送。
不得不說,由于某些新興技術或產業帶來的不可控因素可能會與傳統法律法規產生沖突,因此同步的政策監管有利于社會系統的穩定,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到相關企業的積極性。
按照舊金山最新限制令規定,初創企業必須獲得使用這些遞送機器人的許可,而且它們將被限制在人口較少的城區活動。更嚴重的是,專注于行人安全的組織WalkSanFrancisco希望,舊金山能夠完全禁止遞送機器人。
對于遞送機器人來講,如此“被嫌棄”的命運也是夠悲催了,難道又要像亞馬遜無人機一樣“另尋他處”嗎?